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细胞表面的B分子(受B基因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B基因不表达或低表达。为验证B基因表达对小鼠前胃癌细胞(MFC)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实验。
材料与用具:MFC悬液、含有B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不含B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空白载体)、动物细胞培养液、卡氏瓶、流式细胞仪(可以测定细胞内DNA含量从而确定细胞所处时期)等。
实验思路:
①___。
②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分别将MFC、含有外源B基因的MFC(记作MFCB+)、含有空白载体的MFC(记作MFCB-)等量接种于动物细胞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细胞的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如下表:
组别G0/G1(%)S(%)G2/M(%)总计(%)
MFC55.031.113.9100.0
MFCB+66.719.613.7100.0
MFCB-54.730.714.6100.0
(备注:G0期为静止期,此时期细胞暂不分裂)
③体内细胞培养实验:将适量的MFC,MFCB+和MFCB-分别接种于去除胸腺的三组小鼠(裸鼠)体内,接种后每天测量计算___,并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①___;③___
(2)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结论是:___
(3)MFC中是否含有B基因?___。购买得到的MFC一般需要先进行___处理,再在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表达载体pcDNA3需要具备相应___、抗性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以便于B基因与之形成重组DNA分子、筛选阳性细胞和在MFCB+中的表达。
(4)体内细胞培养实验使用裸鼠的原因是:___。临床上也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的血流量来反映肿瘤生长速度,从肿瘤代谢角度分析,这种检测的机理是___
(5)预期体内细胞培养实验结果(用曲线图表示)___
2024-05-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图1、图2为两种特异性免疫的某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个病原体(细菌等)可以被多种抗体结合
B.图1免疫应答方式也可以解释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机理
C.新的记忆T细胞可以识别并迅速裂解感染相同病原体的体细胞
D.图2表示,制备某种病原体的疫苗,可以不止1种
3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供体肝细胞在患者体内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部分过程。图中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处理抗原并呈递出__________的能力,图中的T细胞被激活后产生________(物质)并作用于_________细胞,该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为探讨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①②的处理依次是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的作用是_________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

肝移植

-

静脉注射包裹无关siRNA的载体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2024-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PI3K信号影响细胞增殖,异常活化使肿瘤细胞无法展示抗原,失去吸引免疫细胞的能力。研究表明PI3K抑制剂可提高抗原呈递水平,降低肿瘤细胞逃逸几率,尤其在干扰素IFNγ存在时效果更显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扰素IFNγ是一种主要由白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B.没有逃逸的肿瘤细胞主要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和裂解
C.PI3K抑制剂可促进肿瘤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D.在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中PI3K主要参与调节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增殖
2024-06-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卷
5 .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③效应细胞群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针对失去侵染能力的灭活疫苗,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信息
B.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
D.事件①、②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中,发炎时发炎部位附近淋巴结会肿大
2024-05-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6 . 发生流行性感冒时,人体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涕、咳嗽甚至发热等症状。正常情况下,适当休息几日后,机体逐渐恢复健康。机体在初次感染过程中相关指标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流感病毒的侵袭,人体的呼吸道上皮出现破损,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此时损伤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发____,使人产生痛觉,痛觉的产生部位是____。同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____,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
(2)病毒入侵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干扰素,干扰素的作用是____,同时吞噬细胞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流感病毒。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都具有抗原识别作用,区别是什么?____
(3)由图可知,从时间上看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比抗体产生____,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既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还需要____信号。
(4)患者第3天想要确定是否受该病毒感染,宜检测____(填“抗体”或“抗原”)水平,理由是什么?____。确诊感染了该病毒后,患者想让医生配点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果你是医生,你会给患者配青霉素吗?____。为什么?____
2024-02-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种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对应一种或几种特殊结构的抗原分子
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的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辅助性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被激活
D.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许多病原体表面共同存在的组分
8 . 丙肝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可直接翻译出RNA聚合酶,进而促进RNA复制,并在细胞中完成翻译和装配以完成增殖。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侵入人体后会导致严重的肝炎,下图为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数字表示相关过程),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丙肝病毒RNA复制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RNA翻译出RNA聚合酶发生在RNA复制之前
B.丙肝病毒RNA的翻译是沿母链的5'→3'进行
C.丙肝病毒RNA复制和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D.亲代病毒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病毒
2.下列关于丙肝病毒侵入人体引发免疫反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呈递抗原信息
B.细胞c为B细胞,能直接识别丙肝病毒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
C.丙肝病毒第二次进入机体时,引发的免疫过程只有⑨⑦⑧
D.丙肝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物质乙可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2024-02-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白血病(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的恶性疾病。血癌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保留增殖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白血病相关检查时,需抽取患者血液进行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总数的测量。将血液样本放置在添加了抗凝剂的试管中,离心后可见试管中出现分层现象,可在由上至下的___(第一/第二/第三)层提取到红细胞进行相关检测;血癌细胞在培养时,会表现出___(答出两点)的生长状态或特性,这是血癌细胞区别于其他正常组织细胞的重要标志。
(2)患者低血钾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血癌细胞进入肾组织后,引发肾损害等原因而导致排钾过多,同时肾组织对钾离子的___作用减弱。
(3)研究发现,成人T细胞白血病与逆转录病毒HTLV-Ⅰ感染引发的成熟T淋巴细胞结构变化直接相关。HTLV-Ⅰ感染后其遗传物质在___的作用下形成病毒DNA,并整合于宿主细胞DNA形成___,病毒DNA整合会引起细胞中___基因的过量表达,致使细胞周期变短、生长失控。
(4)综合分析,白血病的治疗有多种途径:①化疗;②免疫疗法——增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该细胞的功能是___;③其他途径___(A.利用单克隆抗体结合抗癌药物专一杀死血癌细胞;B.阻断血癌细胞的基因表达;C.诱导血癌细胞定向分化)。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T淋巴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体现了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
B.图中TCR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
C.图中A细胞是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D.肿瘤细胞在穿孔素作用下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2024-02-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