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功能异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 . 研究者对小鼠注射过敏原卵清蛋白(蛋清的蛋白质成分)免疫小鼠,两周后让小鼠自由选择正常水和含有蛋清的水,检测小鼠饮水偏好,结果如图。

   

注: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卵清蛋白后小鼠免疫自稳异常出现过敏反应
B.野生型免疫鼠在饮用蛋滴水后开始产生IgE抗体
C.未免疫时破除IgE基因加强小鼠对蛋清水的偏好
D.卵清蛋白诱发机体产生的IgE参与小鼠对过敏原的回避
2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理复杂。研究发现,SLE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自噬有关。
(1)PBMC细胞自噬异常时释放的染色体、核糖体等可以作为自身______,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引起_______病。
(2)科研人员对健康人和SLE患者PBMC细胞中的一种小RNA分子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
研究发现该小RNA分子能与某mRNA的3’末端结合,阻止该mRNA分子的翻译。为确定该mRNA分子是哪个基因转录的,科学家进行了以下的操作:
①找出SLE患者表达量增加的预测基因
②找出SLE患者表达量减小的预测基因
③构建预测靶基因的表达载体N
④构建该小RNA分子的表达载体N
请完善确定该小RNA分子的靶基因的技术路线: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找出预测的靶基因→比较健康人和SLE患者的PBMC细胞中预测靶基因的表达量→_______→构建融合基因:克隆出预测靶基因的3’末端区段,将其连接在荧光素酶基因的编码区末端→将融合基因构建表达载体M→______→将表达载体M和N一起导入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提取重组细胞的蛋白质,加入荧光素溶液中→检测溶液的荧光强度。(注: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作用并发出荧光)与对照组相比,若实验组的____,表明该预测基因是该小RNA分子作用的靶基因。
(3)通过上述方法最终确定该靶基因是基因T,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调控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的自噬功能异常。请说明该项研究的意义_______
3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膳食纤维对免疫的影响
膳食纤维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多重意义。补充膳食纤维除了我们熟悉的促进肠道蠕动,还对免疫、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
菊粉是一种常见的膳食纤维,在香蕉、芦笋等水果和蔬菜中普遍存在。给实验组小鼠提供以菊粉为主的高纤维饮食,与饮食缺少菊粉的对照组小鼠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肠道菌群、血清里的代谢产物水平以及免疫细胞构成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团队梳理了菊粉对宿主免疫的影响。
人体无法直接通过酶水解膳食纤维,但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将膳食纤维分解,产生的多种分子穿透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进而调节全身的生理过程。早期的研究显示,菊粉等膳食纤维被肠菌降解后,会大量产生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它在肠道内和身体其它部位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影响多种细胞。如短链脂肪酸可以提升抗炎免疫细胞——调节T细胞的水平,促进免疫调节维持人体健康。
最新研究发现,菊粉的摄入使得肠道中的拟杆菌显著增加,这种细菌含有一种胆汁酸代谢酶,可以生成更多胆汁酸。胆汁酸的增加激活了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而ILC2s能调控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的免疫应答。由此导致了在实验组小鼠体内,除了观察到调节T细胞增多,肺和肠道里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也大幅升高。
高水平的嗜酸性粒细胞是2型炎症反应的标记物,对哺乳动物来说,2型炎症反应可以抵御寄生蠕虫的感染,也是常见的伤口愈合机制之一。科研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证实,菊粉可诱导增强小鼠抵御巴西日圆线虫感染的能力。
与此同时,过度激活2型炎症反应也会导致过敏、哮喘等症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菊粉就是“坏”纤维,它虽然加重了过敏诱导的2型呼吸道炎症,但同时激活调节T细胞,而调节T细胞抗炎的效应很可能超过了嗜酸性粒细胞促进炎症的作用。
总体而言,菊粉的摄入使得宿主在不加重过敏症状的情况下,获得了对寄生蠕虫的抵御能力。同时,2型免疫反应还能在肠道和肺中产生更多保护性黏液。
(1)从物质组成角度,菊粉属于细胞中的____类物质,这类物质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____物质。
(2)菊粉可以提高调节T细胞、ILC2s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说明其可以通过改变____的构成,对宿主免疫调节产生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
A.菊粉可以进入人体内环境影响代谢、免疫等生理过程
B.菊粉可提升调节T细胞的水平,帮助人体抵御炎症
C.菊粉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变肠道菌群的种群数量
D.菊粉可能加剧过敏、哮喘,所以生活中应避免食用
(4)菊粉的摄入可增强宿主对寄生蠕虫的抵御能力,请结合材料信息解释该过程的作用机理,将物质或细胞名称填入相应的方框中____
(5)某保健品宣传语中写到“菊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呵护肠道菌群,坚持每天喝,肠道更健康。”该宣传语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请分析并阐明理由____
2024-01-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途径
多发性硬化症是自身T细胞识别并攻击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导致神经细胞髓鞘脱失的脑脊髓炎。树突状细胞(DC)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节T细胞增殖和分化,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潜在靶点。
研究者检测患病小鼠脑中的DC,发现HIF-1α基因的mRNA量增加,HIF-1α蛋白水平上调。敲除DC中的HIF-1α基因导致小鼠的脑脊髓炎更加严重,同时伴有T细胞数量的增加。由此推测HlF-1α蛋白 DC对T细胞激活作用。
随后,研究者发现代谢物乳酸能增加DC中N蛋白的表达量,N蛋白的作用是减少线粒体活性氧量。乳酸能够降低野生型DC的活性氧量,但不能减少HIF-1α基因缺失突变体DC的活性氧量。敲除HIF-1α基因后,乳酸无法增加DC的N蛋白表达量。活性氧增多能够驱动DC产生TNF-α、IL-6等多种细胞因子,进而导致T细胞数量增加,最终加重脑脊髓炎。使用125mg/kg/日剂量的乳酸对患病小鼠进行治疗,可以抑制脑炎性T细胞和疾病的发展。
研究者敲除了大肠杆菌的P基因,引入了一个含C和L基因的质粒。P基因表达产物是丙酮酸转变成醋酸的关键酶,L基因启动子是受37℃激活的热诱导启动子,原理如下图。工程菌在安全性、高血清敏感性、广泛的抗生素敏感性、明确的基因组背景和高可工程化性都支持它们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
   
(1)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______病。DC属于______细胞,具有整合环境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的能力。
(2)由此推测HIF-1α______DC对T细胞激活作用。
(3)完善乳酸治疗脑脊髓炎的机制_______
   
(4)分析工程菌在消化道内能够产生大量乳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产于北美沙漠地区的豚草适应能力强,自流入中国后,对本土植物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豚草花粉是重要的过敏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入初期豚草种群数量呈现近似“J”形增长
B.豚草适应能力强,挤占了本土植物的生态位
C.花粉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附着在肥大细胞上
D.大量引入豚草的天敌是治理豚草入侵的有效方法
6 .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检测梅毒抗体对于明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梅毒抗体有两大类。抗体1(心磷脂抗体):TP破坏机体组织,使之释放心磷脂(心磷脂是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磷脂),体内产生心磷脂抗体;抗体2(TP47抗体):TP47蛋白是TP体内含量高、特异性强的抗原。受到TP侵染,体内可产生TP47抗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抗体1为阳性,抗体2为阴性,则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并未感染梅毒
B.艾滋病患者合并梅毒可出现两种抗体均为阴性
C.抗体1可保护人体抵抗TP的侵染
D.两种检测抗体的方法都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2024-01-1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7 . 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这种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称为超敏反应。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可将超敏反应分为四种类型。其中Ⅰ型超敏反应是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发生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除过敏原和Th细胞的刺激外,淋巴因子IL-4也发挥了作用
B.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图中浆细胞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C.过敏原与体液中IgE特异性结合后刺激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超敏反应
D.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平滑肌痉挛、小血管通透性增强,一般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2023-06-07更新 | 4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6-10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AIH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脏损伤疾病,表现为自身抗体出现,转氨酶升高。糖皮质激素是常用治疗药物。下列关于AI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IH的发生可能是体液免疫作用的结果,与细胞免疫无关
B.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可能在AIH 患者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C.AIH 患者肝脏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被免疫系统当作“异己”识别
D.人参皂甙能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可用于辅助治疗AIH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某人的左眼球严重损伤,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右眼会因自身免疫而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已被完全清除
B.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
C.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释放出来引发特异性免疫
D.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运送至右眼球引发自身免疫
2023-01-10更新 | 6764次组卷 | 29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对治疗肝癌有重要意义。
(1)机体主要依赖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免疫清除肿瘤细胞。此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抗原,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_____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_____细胞,并由前者裂解肿瘤细胞。
(2)TGF-β1是肝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PD-1和CTLA-4是T细胞膜表面可调节T细胞活性的两种蛋白质。研究发现肝癌患者体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为研究TGF-β1引发肝癌的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研究人员探究了TGF-β1对PD-1、CTLA-4表达的影响,结果如图1。

由图1可知,PD-1,CTLA-4表达量与TGF-β1含量呈_____的关系。
②研究人员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探究TGF-β1的作用机制,结果如图2。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实验结果说明_____
③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推测TGF-β1引发肝癌的机制是_____
(3)研究者开发了PD-1抗体和CTLA-4抗体治疗癌症,临床使用取得不错疗效,但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皮疹、肺炎、肠炎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出现的可能原因有_____。
A.PD-1抗体和CTLA-4抗体引发了机体的过敏反应
B.PD-1抗体和CTLA-4抗体抑制T细胞活性,导致机体出现免疫缺陷
C.PD-1抗体和CTLA-4抗体使T细胞过度激活,引发了机体的自身免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