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香蕉果实发育初期,果肉细胞积累大量的淀粉。成熟时,果皮由绿变黄,果肉逐渐变软。
(1)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增加,促进淀粉彻底水解为___,果肉逐渐变甜。
(2)测定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水解酶D和乙烯响应蛋白H表达量,结果如图1。   

由图可知,乙烯的作用是___
(3)为研究乙烯对D基因和H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构建4种表达载体,分别导入香蕉细胞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各组香蕉果实分别贮存在有或无乙烯环境中,果肉横切显色结果如下表。(组成型启动子在所有细胞中保持持续活性。GUS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无色底物显现蓝色)
分组表达载体类型显色结果
有乙烯无乙烯
1组成型启动子+GUS基因蓝色蓝色
2无功能启动子+GUS基因无色无色
3D 基因启动子+GUS基因蓝色无色
4H 基因启动子+GUS基因蓝色无色
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组。实验结果表明___
(4)为探究H基因与D基因的关系,科学家筛选获得重组酵母细胞,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将载体1导入亮氨酸缺陷型酵母细胞。因无转录因子蛋白作用于D基因启动子,导致AbA'基因(金担子素抗性基因)无法表达,可通过___筛选出重组酵母。
②再将载体2导入①步骤获得的重组酵母,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如图2所示重组酵母细胞。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H基因的表达产物是D基因的转录因子。关于该选择培养基的配方正确是___   

A.加亮氨酸和AbA          B.不加亮氨酸,加AbA
C.不加亮氨酸和AbA   D.加亮氨酸,不加AbA
(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乙烯调控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变甜的具体路径为___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段考生物试题
2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
东方甜瓜果实成熟调控途径
东方甜瓜是我国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栽培瓜类之一,喜高温和日照,每年的5-6月,随着气温不断攀升,甜瓜逐渐成熟。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量决定了肉质果实的品质,蔗糖是甜瓜成熟期的主要糖类,明确果实中蔗糖积累的分子机制,对提高甜瓜风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对高蔗糖品系(HS)和低蔗糖品系(LW)甜瓜果实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乙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诱导控制乙烯反应因子的基因Ⅰ-2过表达,表达产物蛋白Ⅰ-2作为阻遏物,通过结合C基因的启动子,在C基因上游发挥作用,抑制其表达。C蛋白能结合到蔗糖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和乙烯积累关键基因A的启动子上,抑制二者表达。
研究者检测甜瓜细胞内6个乙烯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发现HS均显著高于LW。对HS和LW甜瓜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内源乙烯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

本研究丰富了对乙烯参与调控甜瓜果实蔗糖积累分子机制的认知,为进一步研究甜瓜果实成熟和品质形成过程中,调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线索,同时为培育高品质的甜瓜提供依据。
(1)甜瓜果实成熟的调控是由______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2)综合文中信息,完善下面的东方甜瓜果实成熟调控的流程图______

注:方框内填物质名称,括号内填“+”或“-”,“+”代表促进,“-”代表抑制
(3)图中LW果实的乙烯产量未出现明显峰值,其根本原因是______,导致对(2)途径的调节______
(4)基于上述研究,请提出可提高LW果实蔗糖积累量的简易方法:______
2024-05-1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卷
3 . 研究人员就乙烯对水稻胚芽鞘伸长的作用展开了相关研究。
(1)研究表明乙烯能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鞘的伸长,促进幼苗出土。在此过程中,乙烯与生长素之间具有_______效应。
(2)研究人员检测种子出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集中在胚芽鞘顶部的蛋白E1含量变化,结果如图1和2。据此推测乙烯与E1的表达呈_______相关。

(3)ROS(活性氧)在植物生长和抗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推测ROS参与了乙烯对胚芽鞘生长的调控过程,对照V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清除ROS。现构建了e1突变体(E1基因突变)、e1/V-OX突变体(E1基因突变、V基因过表达)。观察乙烯处理下不同组的细胞伸长情况,如图3。

①对比_________(填字母)伸长量,说明乙烯通过促进E1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伸长;
②对比b图、e图显示,乙烯处理后,细胞仍有伸长。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假设_______
③e1/V-OX与e1相比,胚芽鞘细胞长度显著增加。有人认为E基因通过V基因发挥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有人提出了培育ROS合成酶基因的缺失突变体水稻品种。请评价该思路____
2024-05-22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研究者以拟南芥根段作为组织培养材料,探讨了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机制。
(1)离体的拟南芥根段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根段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素(CK)与__________的调节形成愈伤组织,此后调整培养基中两者的__________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2)在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CK通过ARRs(A)基因和WUS(W)基因起作用。为探讨A基因与W基因的关系,将A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突变体a)和野生型的愈伤组织分别置于CK与生长素比例高的(高CK)培养基中诱导生芽,在此过程中测定W基因的表达量。图1中,野生型的W基因表达量与高CK诱导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分析图1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高CK诱导下A基因促进 W基因表达。得出此结论的依据为:__________

(3)用转基因方法在上述突变体a中过量表达 W基因,获得材料甲。将材料甲、突变体a和野生型三组愈伤组织在高CK培养基中培养,三组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如图2,由此能得出的结论包括
A.A基因在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过程中起作用
B.W 基因的表达产物调控A 基因的表达
C.缺失A 基因时 W基因表达不能促进生芽
D.过量表达 W 基因可使生芽时间提前

(4)YUCs(Y)基因编码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研究发现,在高CK诱导条件下,突变体a 中 Y 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依据此发现和上述所有实验结果,完善在生芽过程中有关基因和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模式图。请在方框中选填“A 基因”“W 基因”“Y”基因,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_______

2024-05-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探究植物激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棉花纤维细胞伸长,二者在此过程中表现为______作用。
(2)为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在调控棉花纤维生长方面的上下游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
   
图1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棉花纤维生长,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还应检测4组和5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生长素响应因子ARF过量表达植株和ARF敲除的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进行赤霉素含量的比较,结果如图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可通过______________与ARF结合赤霉素含量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赤霉素基因启动子中包含A序列(ARF结合位点),请综合上述研究成果,阐明生长素通过赤霉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________
2023-05-24更新 | 4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应用,越冬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即经历一定时间、一定温度范围内的低温处理才能开花,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系统调控的结果。除温度外,春化作用还受到光照、水分、营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植物激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春化作用有关,如两年生植物在成花诱导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增加而脱落酸含量处于低水平,但具体的调控机理尚不明确。分子和遗传学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不同。图1中,FRI和FLC是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春化基因,FLC编码抑制成花因子,FLC的转录依赖于FRI蛋白。温暖条件下,FLC高表达,抑制开花;低温条件下,FRI蛋白容易在核内形成凝聚体,FLC无法表达。同时通过组蛋白(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修饰的调整也抑制了FLC的表达。当完成开花后,表观修饰重置。

   

单子叶作物春化作用的调控主要由开花促进基因V1进行调控。图2中,温暖条件下,组蛋白抑制标记的沉积阻止V1转录,V2表达上调,从而阻止V3表达来抑制开花。低温通过两条途径诱导V1高表达:(1)通过活性组蛋白修饰标记在V1基因中逐渐增加,而抑制标记减少,使V1表达水平上调;(2)GRP2是一种RNA结合蛋白,能够改变V1的前体mRNA的剪接。低温时,植物凝集素蛋白能够与GRP2相互作用,将其从细胞核移至细胞质,使VI表达水平上调。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春化作用,实现南北引种,使正常条件下一年两季的冬小麦实现一年多季。人工低温春化技术还能够应用于改变花卉观赏期等。此外,生产实践中有时还需应用脱春化作用来抑制植物开花,如提高洋葱鳞茎产量等。
(1)赤霉素和脱落酸都是在植物体内合成,对植物完成春化作用具有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其作用都具有________特点。
(2)据本文信息选择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之一,完成春化开花的分子机制示意图_____
(3)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属于表观遗传,理由是_____
(4)据本文信息可知,植物春化作用的整体调控是由_______共同完成的。
A.光合作用
B.激素调节
C.环境因素调节
D.基因表达调控

(5)春化作用后,开花抑制被解除的“记忆”必须在完成开花后或者在其后代中消除或重置,请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其意义______
2024-01-21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研究者以拟南芥等为材料,探究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机制。
(1)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孔隙。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升高,其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定途径使保卫细胞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____(填“失水”或“吸水”),气孔关闭。
(2)P基因表达产物参与水分从根部向叶片的运输。研究者构建P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和P基因超表达株系,在实验室中采用停止浇水的方法模拟干旱处理,结果如图1。

据图1推测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____会先萎蔫,理由是____
研究发现,P基因编码的P蛋白是一种水通道蛋白。研究者将P基因导入酵母菌,并接种在添加高浓度甘露醇的液体培养基中,测定生长曲线。若P蛋白具有水通道蛋白活性,请在图2b中补充实验组的生长曲线____
(3)AR基因的表达量均受脱落酸诱导显著上调。R基因编码的R蛋白是脱落酸信号通路中的一种调控因子.可与A基因编码的A蛋白(一种转录因子)结合。为研究A蛋白、R蛋白在P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研究者构建多种表达载体,导入烟草原生质体中。结果如图3。

图3结果表明,____
综合系列研究可知,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由____共同完成。
(4)已有研究证实A基因表达增强可抑制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干旱胁迫导致植株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且植株根部的营养分配比例增大。从物质与能量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状态改变的意义____
8 .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生物胁迫(如病原微生物侵染和动物取食等)形成了多 种防御机制。
(1)生物胁迫会诱导水杨酸合成。水杨酸是植物防御生物胁迫的一种核心激素,它是植 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具有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_。水杨酸通过与其______结合传递信息,从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但是水杨酸作用途径的激活 通常造成资源更多地分配给防御而______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因此水杨酸不宜直接用 于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2)为开发适宜的生物防治手段,研究者以拟南芥为材料,利用植物被昆虫取食后释放 的一种气体成分——罗勒烯进行了相关研究。用罗勒烯分别处理野生型植株和水杨酸受 体缺失突变体,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病菌接种实验,然后检测植株中病菌数量,结果如图1 所示。

①图 1 显示,突变体对病菌的抗性______野生型植株。请结合(1)信息分析其中的 原因_______
②实验结果还表明,罗勒烯能够增强植株对病菌的抗性,且该作用不必须依赖于水杨酸。 依据是______
(3)RP1 是一种由RP1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植物对生物胁迫的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探究罗勒烯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在(2)实验的基础上,检测了相应植株中RP1 基因的 表达量,结果如2 所示。

结合(2)分析图2 结果,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RP1 蛋白参与植物对病菌的防御应答,其含量的提高能够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B.罗勒烯处理能够立刻引发植物产生全面的防御反应,从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的防 御应答
C.罗勒烯处理能够启动植物对抗病菌的戒备状态,从而增强植物在受到生物胁迫之后 的防御应答

(4)用罗勒烯反复处理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野生型植株,并测定其叶片直径、总生物量、开花时间和种子产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综上 所述,罗勒烯适宜直接用于大棚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使用时期和理由分别是______
9 . 为研究外源激素对野牛草种子打破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设置3个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IAA)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后进行发芽实验,结果如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休眠
B.生长素在野牛草植株内的运输均需要消耗能量
C.由图可知,浸种对野牛草种子的发芽率促进效果更显著
D.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2023-04-0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6-10
10 . 植物激素不仅参与调控生长发育,也在响应环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对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在低温环境中的耐受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独脚金内酯作为一种_____分子,调节植物体生命活动。
(2)科研人员筛选到两种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突变体m1和m2,检测了它们与野生型在低温处理后的存活率,结果如下表。
植株处理低温处理低温处理并加入GR24
(独脚金内酯类似物)
野生型0.710.92
m10.450.87
m20.410.42
①据表分析,突变体m2为独角金内酯_____缺陷突变体(选填“合成”或“受体”),其理由是_____
②综上分析可知,独脚金内酯_____
(3)已有研究表明,独脚金内酯会诱导细胞内X蛋白表达。科研人员推测X蛋白能引起W蛋白与泛素(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段特殊肽段)结合,使W蛋白泛素化,进而诱导W蛋白被蛋白酶体降解,最终影响植株耐低温能力。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在体外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各组加入物质及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可知,X蛋白能诱导W蛋白结合泛素,其理由是_____
②该实验结果不足以证明推测,请说明原因并完善实验设计思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