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主要通过促进细胞质的分裂来促进植物生长
C.光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D.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基因表达
2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还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C.经历干热又遇大雨,穗上发芽的小麦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
3 . 某研究团队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是气体分子,易挥发,生产上常用乙烯利来替代
B.当无乙烯时,酶T活性较高,会促进E蛋白的磷酸化
C.R蛋白既能改变酶T的空间结构又能剪切E蛋白
D.酶T基因缺失的植株,其果实成熟期会提前
4 . 重庆奉节脐橙的前身叫奉节柑桔,栽培始于汉代,历史悠久,产区位于三峡库区,具有“无台风、无冻害、无检疫性病虫害”的三大生态优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鱼腹(今奉节)朐忍有桔官”,《汉志》记载“柚通省者皆出,唯夔(今奉节)产者香甜可食”。奉节脐橙,畅销全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脐橙果实的生长
B.脐橙枝条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脐橙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和脱落酸的含量升高
D.脐橙树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5 . 油菜素内酯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参与调节植物的多种生理过程。科学家为探究其与乙烯合成的关系,以刚采摘的新鲜苹果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
B.使用油菜素内酯能够促进苹果的成熟
C.15天后乙烯生成量减少可能是因为果实开始腐烂
D.由本实验可知不同植物激素间可以相互影响
2024-06-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小麦在成熟期如遇连阴雨,常出现部分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研究发现调控麦穗发芽的关键基因是SD6和ICE2,两基因通过调控脱落酸(ABA)的合成与降解,调控种子的休眠。两基因的表达受温度的影响,SD6和ICE2的调控机制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是调控SD6和ICE2表达的关键因素,高温多雨更容易导致麦穗发芽
B.SD6和ICE2对休眠的生理作用相反,两者共同调控种子的休眠
C.低温条件下基因OsbHLH048的表达量上升,ABA合成增加促进种子休眠
D.改造SD6并降低其在室温条件下的表达量是解决麦穗发芽问题的途径之一
7 . 蛋白Rht-B1b是赤霉素(GA)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GA与受体GID1结合后诱导Rht-B1b降解,从而增加小麦株高并提高千粒重和氮肥利用效率;ZnF是油菜素内酯(BR)信号通路的正调控因子,BR与受体BRI1结合后促进ZnF与BR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BKI1结合,促进BKI1降解,解除BKI1对BRI1的抑制作用,触发信号级联传递,从而增加小麦株高并提高千粒重。同时敲除Rht-B1b基因和ZnF基因的小麦株高不变,千粒重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A与BR在提高小麦千粒重方面的作用效果相互抗衡
B.敲除Rht-B1b基因可能会激活小麦体内的GA信号
C.敲除ZnF基因会抑制BR信号,导致株高和千粒重降低
D.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影响GA与BR的作用效果
2024-05-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8 . 分蘖是禾本科等植物在近地面处发生的分枝,对产量至关重要。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株水稻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其分蘖芽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而生长素无显著差异。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与外源NA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突变体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较高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导致突变性状
B.抑制细胞分裂素合成能减少突变体的分蘖数
C.水稻的分蘖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外源NAA处理抑制了突变体分蘖芽的生长
9 . 小麦种子休眠与M基因表达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M基因4个位点突变会影响种子不同的休眠效应。4个位点突变的M基因表达情况和产生的种子休眠效应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突变情况M基因表达情况种子休眠效应
无突变正常蛋白正常休眠
位点1突变变异蛋白(肽链长度不变)休眠减少
位点2突变变异蛋白(肽链变长)休眠减少
位点3突变变异蛋白(肽链缩短)休眠减少
位点4突变3倍量正常蛋白休眠增加

A.M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脱落酸的合成有关
B.位点1突变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
C.位点2、3突变分别是碱基对的增添和缺失造成的
D.位点4突变的植株较少发生雨后穗上发芽的现象
2023-05-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康德卷)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测试生物试题
10 . 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再对两种类型拟南芥进行不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为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物质,其化学本质全是有机物
B.GA含量低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
C.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含量低,对ABA的敏感性也低
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