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赤霉素(GA)是一类四环二萜类物质,1926年科学家在研究水稻恶苗病的过程中发现了此类物质,截至目前已被发现的赤霉素有120多种。赤霉素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能够促进植株生长,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等。
(1)1926年,科学家在研究水稻恶苗病的过程中,发现了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从植物激素的概念分析,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能否叫植物激素,请说出理由:______
(2)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阳生植物发生避阴反应的部分调控机制如图所示。

   

①生长素与赤霉素在调节茎秆伸长方面表现为______(填“协同”或“相抗衡”)作用。
②据图分析,赤霉素促进避阴反应的机制是______(答出两点)。
(3)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某种植物的矮生突变体是赤霉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还是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昨日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卷(一)生物试题
2 . 茉莉酸(JA)和赤霉素(GA)分别主要调控植物的防卫反应和生长发育。JA和GA与受体结合可以分别诱发各自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JAZ蛋白和DELLA蛋白)的降解,这两个抑制子分别抑制各自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转录因子MYCs和PIFs的功能。水稻和拟南芥的茉莉酸受体突变体以及JAZ蛋白过表达的个体均呈现出对赤霉素超敏感的表型;而在茉莉酸受体突变体中引入赤霉素合成突变后会逆转上述表型。同时.研究表明,DELLA蛋白突变体和PIFs过表达个体对JA的敏感度显著下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ELLA蛋白突变体和PIFs过表达个体的茎高明显低于野生型个体
B.JA和GA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反
C.JA可能通过抑制GA对DELLA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PIFs行使功能
D.JAZ蛋白可能通过抑制DELLA蛋白与PIFs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PIFs对靶基因的调控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5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3 . 内蒙古种植的“北极熊”苜蓿为长日照植物,秋冬短日照下休眠,此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对促生长信号不敏感。研究发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此类苜蓿叶片中光敏色素A(PHYA)的mRNA表达量呈下降态势,脱落酸(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赤霉素3(GA3)含量呈上升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该类苜蓿喷洒NAA可以提高其秋季产量
B.秋季该类苜蓿叶片中PHYA的含量高于夏季
C.PHYA接受光信号刺激后进入细胞核促进GA3基因的表达
D.该类苜蓿休眠是PHYA、ABA、GA3等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4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PIN蛋白和ABC19蛋白等转运蛋白。PIN蛋白是最主要的生长素外排蛋白;ABC19蛋白是一类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转运蛋白,也可以转运油菜素内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通过ABC19蛋白的运输均属于主动运输
B.ABC19蛋白缺失会使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种子休眠得以解除
C.在胚芽鞘细胞中,PIN蛋白主要分布在形态学下端一侧的细胞膜上
D.PIN蛋白突变体植株通常表现出向光性、向重力性受损等现象
2024-05-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研室提供)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常受到接触性刺激的植物常表现为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对病虫害抗性增强、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形成了接触性形态。研究发现,拟南芥受到接触性刺激后乙烯和茉莉酸两种激素的含量增加,调节机制如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接触性形态植株时,通过乙烯和茉莉酸两条途径使赤霉素含量稳定在较高水平
B.茉莉酸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分泌,作用于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
C.农业中常见的稻田养鸭模式有利于水稻形成接触性形态
D.与相同时期的正常植株相比,接触性形态建成的植株是图2中的甲
6 . 酵母丝氨酸tRNA的结构如图所示。细胞分裂素(iPA)脱去腺嘌呤(A)后形成的侧链(iP—)可与反密码子邻近部位的腺嘌呤(A)结合,使tRNA具有活性,进而参与合成蛋白质;若tRNA上的腺嘌呤缺乏(iP—),tRNA便失去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根据细胞分裂素的结构合成的大量衍生物是植物激素
B.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与生长素可协调促进细胞分裂
C.位于tRNA上的细胞分裂素可通过促进基因的转录,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D.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并与mRNA上的密码子特异性结合
7 . 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光照、温度、重力以及水分等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转录组(主要为mRNA)测序已被广泛用于解析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机制。分析高粱转录组发现,干旱胁迫下其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高粱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感知外界光照变化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干旱等环境因素可以充当诱导植物进行激素调节的外界信号
C.干旱胁迫使植物体中与脱落酸调节相关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弱
D.高等植物能响应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体内含有各种激素
8 . 《齐民要术》记载了《食经》中麦芽糖的制作方法:取糯米一石,炊作黍,着盆中,蘗末一斗,搅和。一宿则得一斛五斗,放成饴。说的是将一石糯米煮成饭放在盆里,面上一斗麦芽碎末搅匀,把过一夜得到的溶液小火烧煮浓缩就得到饴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麦种可使其不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
B.黍中加蘗末和白酒酿制中加入曲种的主要目的都是完成糖化过程
C.将过夜得到的溶液蒸煮、冷却后接种酵母菌进行后发酵可制作啤酒
D.以制糖的废液为原料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可获得单细胞蛋白
2024-04-06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为研究马铃薯贮藏时间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图1),以及20℃条件下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贮藏第60天时,4℃下马铃薯块茎脱落酸含量低于20℃
B.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抑制发芽
C.降低温度或喷洒脱落酸均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
D.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于生长素
10 . 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 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如图所示, 在有乙烯的条件下,植物最终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 蛋白具有接收信息和催化两种功能,促进果实成熟是乙烯生理反应之一
B.乙烯进入细胞核后可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乙烯生理反应的出现
C.酶T作用导致 E 蛋白磷酸化后使 E 蛋白被酶切, 从而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D.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