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香蕉果实发育初期,果肉细胞积累大量的淀粉。成熟时,果皮由绿变黄,果肉逐渐变软。
(1)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增加,促进淀粉彻底水解为___,果肉逐渐变甜。
(2)测定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水解酶D和乙烯响应蛋白H表达量,结果如图1。   

由图可知,乙烯的作用是___
(3)为研究乙烯对D基因和H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构建4种表达载体,分别导入香蕉细胞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各组香蕉果实分别贮存在有或无乙烯环境中,果肉横切显色结果如下表。(组成型启动子在所有细胞中保持持续活性。GUS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无色底物显现蓝色)
分组表达载体类型显色结果
有乙烯无乙烯
1组成型启动子+GUS基因蓝色蓝色
2无功能启动子+GUS基因无色无色
3D 基因启动子+GUS基因蓝色无色
4H 基因启动子+GUS基因蓝色无色
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组。实验结果表明___
(4)为探究H基因与D基因的关系,科学家筛选获得重组酵母细胞,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将载体1导入亮氨酸缺陷型酵母细胞。因无转录因子蛋白作用于D基因启动子,导致AbA'基因(金担子素抗性基因)无法表达,可通过___筛选出重组酵母。
②再将载体2导入①步骤获得的重组酵母,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如图2所示重组酵母细胞。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H基因的表达产物是D基因的转录因子。关于该选择培养基的配方正确是___   

A.加亮氨酸和AbA          B.不加亮氨酸,加AbA
C.不加亮氨酸和AbA   D.加亮氨酸,不加AbA
(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乙烯调控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变甜的具体路径为___
2024-06-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段考生物试题
2 . 年初,湖北接连发生大范围的冻雨暴雪天气,这对作物的生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植物细胞可精细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的受体,其本质是一类____复合体。
(2)有些植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长日照才能开花,另外有些植物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由此可见,光照、温度可作为一种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这也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
(3)细胞分裂素与受体结合后,主要促进____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二者协同促进细胞分裂。
(4)综上可知,植物激素、光等环境因素可作为信息分子被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再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对植物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请在图2三者之间加上合适的箭头,表示出植物花期调节过程中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5)小明同学看到课本中提到,“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由此猜测:在低温(冻雨)天气,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也会参与抗冻响应,能缓解冻害。请帮他完成探究该猜测的实验思路:取20株生长状态相似的正常油菜植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另取20株生长状态相似的ABA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油菜植株,随机均分为丙、丁两组;____
2024-05-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参与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其主要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D基因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有同学推测,叶片合成的ABA通过D蛋白转运到颖果中,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ABA验证了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温下,D基因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35℃(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已知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请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研人员对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时期的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代表相关性,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越大。(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时期

抽穗期

开花期

灌浆前期

灌浆中期

灌浆后期

灌浆末期

气孔导度

0.30

0.37

0.70

0.63

0.35

0.11

胞间CO2浓度

0.33

0.33

0.60

0.57

0.30

0.22

叶绿素含量

0.22

0.27

0.33

0.34

0.48

0.45

①研究发现夏季晴天,中午时叶片胞间CO2浓度有所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为了避免叶绿素含量不足对灌浆后期和末期籽粒产量的影响,试提出一种有效的保产增产措施_____
2024-05-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赤霉素是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为了解温度对甘蓝型油菜苗期GA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三个甘蓝品种,分别在5、15、25℃测定了苗期20天时GA含量,绘制的柱形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A既能促进细胞伸长又能促进细胞分裂,因此能显著促进茎伸长
B.YG2009幼苗中GA总量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
C.YG2009×YG4幼苗中GA含量在25℃时达到所有发育阶段最高值
D.YG2009×YG4品种的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可能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香蕉是热带水果,对于要北运的香蕉,宜适当提早收获。下图是收获后的香蕉在成熟过程中,CO2释放量与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适当降低果实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氧气含量有利于延缓香蕉成熟
B.由图可以推测第8天香蕉生长速度较第7天有所提高
C.由图可知,第8天细胞呼吸速率突然提高可能与乙烯含量有关
D.香蕉成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序性表达
2023-12-06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联盟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Ⅰ.油菜素甾醇(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固醇类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一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研究表明低浓度 BR 能诱导侧根的形成,为进一步研究 BR 和生长素对于侧根的形成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某团队用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中分布最广且活性最高的 BR)做了如下实验:
(1)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____组。
第二步:配置含 0nmol・L-1、 1nmol・L-1、5nmol·L-1、20nmol・L-1 及 50nmol・L-1 的 IAA 琼脂培养基各 2份,其中一份中均加入 1nmol・L-1BL,另一份中均不加;
第三步;将拟南芥幼苗放入上述各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8 天后,统计各组拟南芥幼苗的每厘米初生根上侧根的数目并计算百分比(100%,水平虚线),得到图 1 所示的实验结果。

(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
(3)图中 AB 两点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4)分析图 1 可以确定,与 1nmol・L-1BL 在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上具有协同作用的 IAA 浓度有____(填字母)
A.5.1nmol・L-1B.5 nmol・L-1
C.20 nmol・L-1D.50 nmol・L-1

Ⅱ.乙烯调节植物种子的萌发、衰老等生理过程。
(5)现将拟南芥野生型和 eto 1 突变体分别置于 22 ℃和 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 2。

据图 2 判断,eto 1 突变体的乙烯合成能力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6)已知拟南芥在 0 ℃以上的低温下能生长存活。为探究乙烯对植物抗冻能力的影响,将拟南芥 22 ℃培养两周后,以 0 ℃为起点,用每 1 h 降低 1 ℃的梯度降温法,降温至-5 ℃后持续 0.5h,取出置于 22 ℃培养 3 天后统计。采用梯度降温法的目的是____。存活率的统计结果是:生长于正常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的存活率为 55%,添加 10 μM 浓度的ACC(乙烯前体物质)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存活率为18%,这说明____。据此实验,判断 eto 1 突变体抗冻能力____野生型拟南芥。
2023-12-04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生物(选修)试题
7 . 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的关系__________
(2)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___________、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研究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某一部分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且消耗能量,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3)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置于0~5℃的低温条件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处理过程中种子内赤霉素、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变化。
(4)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分解释放乙烯,并可以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而乙烯对水果有____________作用。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调节。
(5)在一天之中,白天与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人们发现,植物开花与光周期有关,其中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就能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如水稻、菊花、苍耳等。某科学家将菊花顶部花芽附近的叶片去掉,并对顶部花芽和下部的叶片作以下四组不同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知,菊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
8 . 半个世纪前,科学家提出了生长素调控植物生长的“酸生长假说”,至今这一假说仍在不断发展。
(1)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是细胞间传递____________的分子。
(2)研究发现,胚芽鞘切段在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加入生长素后大约10分钟,就可观察到胚芽鞘切段快速生长。科学家提出“酸生长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即生长素诱导的H+外排促进细胞壁的伸展,生长素促进细胞膜上H+-ATP酶(质子泵)的活性。
①生长素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________生长。当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
②依据“酸生长假说”,人们作出以下预测,其中与假说不相符的是________
a.中性缓冲液不能抑制生长素诱导的生长
b.能促进H+外排的膜蛋白复合物应该能促进生长
c.若用含H+的缓冲液处理细胞壁,则可能促进细胞的短期生长
③科学家用生长素诱导玉米胚芽鞘的生长,得到图1所示结果。该结果是否可作为支持“酸生长假说”的证据?请作出判断并写出论证过程。

判断结果:_________(填“是”或“否”)。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生长素激活细胞膜上H+-ATP酶的机制,研究者分别测定野生型、K蛋白基因敲除型(K-)和F蛋白基因敲除型(F-)拟南芥植株的下胚轴细胞壁pH和生长速率,结果如图2。

①据图2分析,____________蛋白参与生长素激活H+-ATP酶的过程,且F蛋白与K蛋白在调控H+-ATP酶激活方面的作用关系是__________
②依据研究结果,请在答题纸上图中空白处填写恰当内容,完善生长素作用机制模型_____
9 . 研究发现,蓝光和赤霉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能起调节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拟南芥幼苗中,产生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在拟南芥发育过程中,赤霉素能促进_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2)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相同时间后,再用蓝光或黑暗处理,分别检测R蛋白的含量。如甲图所示。

分析实验结果可推测:蓝光受体被蓝光激活后,能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R蛋白的降解。
(3)为进一步探究R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科研人员用药物阻断了野生型拟南芥赤霉素的合成途径,并以之为材料进行了分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对各组细胞裂解液中与蓝光受体的抗体相结合的物质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乙图所示。

A组实验结果表明,与蓝光受体的抗体相结合的物质中检测不到赤霉素受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已知赤霉素和赤霉素受体形成的复合物会使R蛋白降解。综合上述探究结果可知,甲图中蓝光处理组野生型拟南芥R蛋白含量之所以较黑暗处理组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

(1)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会产生乙烯,乙烯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两点),若植物体内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________(填激素)的作用。研究发现,生长素、茉莉酸、油菜素内酯等多种激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稻分蘖,这说明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应添加一个对照组,该组加入________
(3)盐胁迫下乙烯和JA对胚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根据实验结果,乙烯抑制胚根生长的可能机理为________,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________处理恢复,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导致的胚根生长的抑制________(填“有缓解作用”或“几乎无缓解作用”)。
2023-11-10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