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光周期是指昼夜24h周期中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相对长度的交替变化。为探究梨叶片对光周期的响应,研究人员选择在长日照(16h光照/8h黑暗)和短日照(8h光照/16h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梨植株为实验材料,测定一天中不同时间点叶片中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条件下均处于光照时间段内,短日照条件下的ABA含量高于长日照条件下的ABA含量
B.由图可知,短日照能促进梨叶片IAA和ABA的合成
C.在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IAA、ABA含量的变化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D.不同光周期刺激下,植物体内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2 . “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与幼苗细胞分裂有关
C.瓜熟蒂落分别与植物激素乙烯和脱落酸有关
D.光信号可通过光敏色素提高核糖体中转录水平
3 .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植物激素及环境因素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
B.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
C.生长素与细胞表面某种蛋白质结合,进而诱导特定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D.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不同激素间的相对含量,而是某种激素绝对含量
2024-06-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4 . 乙烯(分子式为C2H4)是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研究者探究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生理基础,发现了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调控纤维素酶的合成(如下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活性纤维素酶的运输需要耗能,其之后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乙烯可以促进鳄梨果实细胞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使核糖体活动增强
C.正常生理环境下,乙烯是一种气体,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乙烯会促进纤维素酶的合成,该酶可水解植物细胞壁,进而促进果实变软
2024-06-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植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植物激素的调节下进行的
②乙烯、乙烯利、生长素、萘乙酸都是植物激素
③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改变生物表现型
④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组织器官合成
⑤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种子可使种子中淀粉的含量增加
⑥干热后又遇大雨的小麦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遇高温容易降解有关
⑦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植物激素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可能相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024-06-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经常受到接触性刺激的植物常表现为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对病虫害抗性增强、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形成了接触性形态。研究发现,拟南芥受到接触性刺激后乙烯和荣莉酸两种激素的含量增加,调节机制如图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相同时期的正常植株相比,接触性形态建成的植株是图2中的甲
B.形成接触性形态植株时,通过乙烯和荣莉酸两条途径调控,使赤霉素含量相对稳定在较高水平
C.形成接触性形态植株时,乙烯通过一系列途径抑制GA2ox8基因表达,防止GA含量过度降低
D.农业中常见的稻田养鸭模式有利于水稻形成接触性形态,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2024-06-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研究发现,低温胁迫能抑制作物的光合作用。为验证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作物光合作用的抑制,研究人员对a~d四组大豆幼苗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一周后测定四组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c两组大豆幼苗的处理分别为置于20℃(常温)和5℃(低温)条件下培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d组的处理是将大豆幼苗置于5℃条件下培养,并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
B.实验过程中,四组大豆幼苗体内仍能合成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C.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与生长素在促进细胞分裂中表现出协同作用
D.a组和d组对照,说明低温胁迫能够抑制大豆幼苗的光合作用
2024-05-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一)生物试题
8 .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调控水稻穗粒数形成复粒稻的机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R只存在于水稻的特定部位并在该部位发挥作用
B.BR的产生减少是水稻相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复粒稻形成过程中BRD3与RCN2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
D.实现水稻增产的思路是喷洒BR抑制剂从而激活BRD3
9 . 从胚根发育出的根叫种子根。盐胁迫会影响种子根的生长,为研究盐胁迫条件下的相关调节机制,科研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并进行实验。
假设I:盐胁迫乙烯茉莉酸种子根的生长
假设Ⅱ:盐胁迫茉莉酸乙烯种子根的生长

组别

生长环境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种子根的生长情况

正常

野生型种子

/

正常

盐胁迫

野生型种子

/

受抑制

正常

茉莉酸合成缺失突变体种子

/

正常

盐胁迫

茉莉酸合成缺失突变体种子

/

正常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盐胁迫条件下种子根的生长会受抑制
B.丙组和丁组对照可说明盐胁迫不是抑制种子根生长的直接原因
C.若丁组喷洒适量茉莉酸,种子根的生长受抑制可说明假设Ⅱ不成立
D.若丁组喷洒适量乙烯,种子根的生长受抑制可说明假设I不成立
10 . 强降雨导致的没顶淹涝会严重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部分植物会通过地上部分快速伸长露出水面获得氧气,这种生长策略称为低氧逃逸策略;部分植物会停止生长以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淹涝胁迫解除后的恢复生长,这种生长策略称为低氧忍耐策略。浅水稻和深水稻对没顶淹涝的响应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深水稻通过低氧逃逸策略来应对没顶淹涝
B.乙烯和其他激素共同调控水稻的节间伸长以应对没顶淹涝
C.低氧忍耐策略在相对较深、持续时间较长的没顶淹涝更有效
D.浅水稻通过降低GA水平和提高ABA水平从而抑制节间伸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