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0 道试题
1 . 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群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3类:①营养关系,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的活体、残体或产物为食;②成境关系,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物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③助布关系,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在群落的成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动物在群落的助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
B.营养关系和成境关系把不同物种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
D.荒漠草原群落中的植物茎细长,叶薄但叶绿体大,呈深绿色,适应强光下条件生存
2 .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J”型曲线数学模型公式中λ代表的是增长率
C.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做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D.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
3 . 某地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调查范围为2 平方千米,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 42 只灰喜鹊,第二次捕获了 36 只,其中有标记的 18 只。已知灰喜鹊被捕获一次后,再次被捕获的概率减小,则该地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为(  )
A.小于 84 只/km2B.大于 84 只/km2
C.小于 42 只/km2D.大于 42 只/km2
4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番茄的雌蕊柱头上涂抹生长素类似物不一定形成无子番茄
B.调查沿河岸分布的芦苇的种群密度,适合采用等距取样法,且要做到随机取样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呈“J”形增长,末期因营养物质缺乏、代谢废物积累等原因呈“S”形增长
D.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2024-0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在石质潮间带,星状小藤壶固着生活在较浅的区域,藤壶固着在比较深的区域。但在比较深的区域却发现大量星状小藤壶的幼虫。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藤壶生长曲线与星状小藤壶存活数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两种藤壶的种群密度
B.光热等非生物因素不能影响藤壶的生长速度
C.藤壶的生长速度可能影响星状小藤壶的生存
D.藤壶的种群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
6 . 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 随着演替的发展,生态学家对某种群增长倍率(λ)和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如图甲和乙所示。

(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常用____法。利用性引诱剂诱杀田鼠的雄性个体,从而降低了田鼠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功能。
(2)由图甲可知,前 10 年λ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呈 J 型曲线增长,原因是____,所调查种群在第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3)群落丰富度是指____。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可能的原因:____
2024-02-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即墨区盟旺山公园根据“以自然生态为基底”的原则,依山势而建,建设多条生态步道,将人、动植物、自然环境融合,打造成一个融入原生环境的低碳主题户外公园。
(1)盟旺山景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景区中的草地螟蛉傍晚和夜间活动最盛,对光有较强的趋性。虽然寿命只在一个月左右,但雌虫一次能产下几百只卵。草地螟蛉主要危害草地、花坛、果树等植物,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图1表示景区中草地螟蛉在某时间段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2表示草地螟蛉的λ值变化曲线,λ表示草地螟蛉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①为了获得草地螟蛉种群数量信息,宜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由图1可知,草地螟蛉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型,图2中的___(填横坐标轴上时间段)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
②由图2可知,0~2年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呈___形增长。图2中___(填字母)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多,___(填字母)点时草地螟蛉的种群数量最少。
③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螟蛉种群数量,应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有___(答两点即可)。
(2)某学习小组想要探究生态步道铺就完成后人的活动对草本植物高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组样方,第一组样方距离生态步道较近,第二组在距生态步道约10m的位置取样,该学习小组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

(3)分别统计两组内各种高度草本植物数量,并绘制相对丰度柱形图(如图)。请你帮助学习小组写出实验结论:___
2024-02-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同学用黑光灯诱捕法对农田中某昆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在该区域均匀放置适宜数量的黑光灯,每日统计捕获到的该昆虫的数量,记为y,该种群的个体数随着捕获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导致每日捕获数依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在逐次增加,记为 x,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调查期间应该没有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
B.M点对应的数值可代表农田中该昆虫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C.此方法还可以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D.黑光灯诱捕法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属于机械防治
2024-02-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科研人员在某森林公园20km2的范围内对乌鸫进行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0只乌鸫。标记物不影响乌鸫的正常活动且同时可探测乌鸫的状态,现已探测到有10只被标记的个体在重捕前由于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乌鸫出生而使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第二次共捕获400只,有标记的80只,其中5只有标记的个体因惊吓意外死亡。调查范围内乌鸫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
A.110只/km2B.112.5只/km2
C.117只/km2D.120只/km2
2024-02-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自然保护区气候属于半湿润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湿润凉爽。森林类型包括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和白桦次生林。白桦次生林为原有植被受人类或自然因素干扰后形成的。
(1)林分是指特征大体一致但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林子,调查每种类型林分中灌木优势种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每种类型林分中的底部土壤中生活着大量小动物,采集这些小动物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乔木层优势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郁闭度(郁闭度是指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致使林下小环境产生较大差异,林下植被发生变化。研究者对 3种林分乔木层特征进行了比较(图 1) ,并对灌木层的四类植物重要值进行了统计(图 2) ,重要值(%)是植物在群落中的综合数量指标,体现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研究发现,落叶松林以落叶松为优势种,其物种多样性较低,据图 1 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②结合图 1、图 2分析,白桦次生林中灌木层优势种不同于其他林分的原因是__
(3)白桦次生林的产生是_______演替的结果,调查发现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丰富度均表现为白桦-落叶松林>落叶松林>白桦林,请结合上述研究结果,阐述白桦-落叶松林丰富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