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某团队对入侵某地的杂草进行了调查研究,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生境类型

丰富度

优势种类(按多度等级赋值排名前5的种类)

样地

1

弃荒地

63

白花鬼针草、假臭草、铺地黍、豚草、牛筋草

24

2

果园

41

假臭草、三叶鬼针草、胜红蓟、牛筋草、金腰箭

6

3

农田

31

胜红蓟、白花鬼针草、两耳草、铺地黍、五爪金龙

6

4

河道

23

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白花鬼针草、飞扬草、飞机草

3

5

公路两侧

36

白花鬼针草、田菁、五爪金龙、银胶菊、肿柄菊

13

6

菜田

42

飞机草、白花鬼针草、簕仔树、假臭草、薇甘菊

5

(1)这些入侵杂草一般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在对假臭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若要了解其在某果园中的生态位,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点)等方面进行调查。
(2)依据表分析可以得出在6种生境中,_____________杂草入侵种类最多,对重要入侵杂草的分布生境进行归类统计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填杂草的种类)入侵分布生境最广,应当对其进行重点防范。
(3)田间除去入侵植物等杂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豚草茎和叶释放的化学物质对本地的禾本科、豆科等农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其花粉是当地人群的主要过敏源之一。某地政府欲从豚草原产地引入天敌对其进行防治、试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该措施进行评价(写出1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为加强对蝗虫的防治,科学家对蝗虫的种群特征、迁飞等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经界定属于不同的物种,判断的依据应是____
(2)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____(数量、空间)特征。4~5只独居蝗虫聚集之后,可产生信息素以吸引更多蝗虫聚集;随蝗虫密度的增加,释放的信息素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蝗虫的聚集,这体现出蝗虫的聚集过程属于____调节。聚集后的蝗虫个体之间可通过触碰后肢某个部位来传递信息,从而开始群居生活,这表明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3)图1是某区域在若干年内发生的111次蝗灾的月份统计图。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对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图1、2的描述属于____模型。据此模型分析,____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4)为调查稻田中二化螟、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害虫的发生状况,通常采用____法调查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利用性引诱剂吸引雄性害虫进行诱杀,阻止害虫的正常交配,降低害虫的____,从而降低其种群密度。
(5)鸭子是蝗虫的天敌,对散居状态的蝗虫控制效果较好。某科研小组通过在试验田放养鸭子研究对蝗虫的控制。下表为某段时间内植物和蝗虫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 kJ),鸭子可捕食蝗虫和试验田中植物,该时间段内系统无有机物输出。

项目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植物

108

75

21

58

蝗虫

7

10

1

3

鸭子的同化量为____kJ,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农业生产中采用牧鸭治蝗时还应考虑到鸭子对于生存环境、水源的要求、鸭子的数量等因素,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3 . 由于气候变化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广东某地的河涌和果园出现了河涌淤塞、果园减产、环境退化等问题。经过多年生态修复,现已被建成为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垛基果林,成为受大众欢迎的湿地公园,其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种植单一品种果树,果园中容易出现某些害虫爆发式增长,为监测这些害虫的种群数量,在实践中常用____________法调查其虫卵的密度;一般在害虫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__之前进行灭虫效果最佳。
(2)修复过程中,用开挖沟渠的泥土堆积成垛基,在垛基上种植果树,逐渐形成稳定的垛基果林,这个过程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垛基果林包含深水塘、浅滩、草地和果树区,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3)当果林枝叶密度过大时,管理人员会对果林进行适度疏伐,剪去部分枝叶。试分析这样做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吸引更多的鸟类在该湿地公园栖居,请你为垛基果林设计一个种植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0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极端天气会使蝗虫蔓延, 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科院团队在《自然发表文章指出:群居蝗虫释放的4-乙烯基苯甲醚(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吸引力, 蝗虫通过定位在锥型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 能够快速感应4VA从而聚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端天气导致蝗虫数量的上下波动属于周期性波动
B.信息素4VA对蝗虫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正反馈调节
C.用人工合成4VA群聚蝗虫并将其诱杀, 属于化学防治
D.用样方法对蝗虫幼虫进行调查, 即可得蝗虫种群密度
2023-09-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中、河中、北中、惠中、阳中、茂中等6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才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下列关于生态学探究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蝗虫的种群密度
B.用黑光灯诱捕法估算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用灭菌的土壤样品探究其中的微生物分解作用
6 . 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I 和 II 为幼年期,III 和 IV 为成年期,V 和 VI 为老年期
A.环境可以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
C.乙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可预测甲地阴坡的种群数量会增多
2023-09-09更新 | 3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高三考前仿真模拟(一)生物试题
7 . 板栗是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 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 1m 左右。某林场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板栗与茶树的高度、根系深度不同,体现了林场群落的分层现象
B.若要调查某方形板栗林里板栗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板栗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D.林场中板栗和茶树等植物和其他动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8 . 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该植物分布密集的地方取样
B.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细菌计数板进行计数
C.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采用样方法调查其丰富度
D.调查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动物,特别是猛禽和猛兽时,可用红外触发相机监测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9 . 红树林中的植物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淹水环境和盐度。随着底泥的淤升,华侨城湿地红树林生境陆化严重,红树植物长势变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华侨城湿地红树林优势种为秋茄,平均树高约7米,林下有零星分布的桐花树。秋茄与桐花树高低错落,说明具有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该红树林中样方面积与所含物种数量的关系,调查该群落中的物种数量,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若在调查某种运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广的动物数量时,调查数值比实际值偏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研究人员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秋茄林的淹水生境,在研究区域的秋茄林内设置3个补水组样方和3个对照组样方,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相应时间后,采用取样器取样,每个样方内取3个30cm深的沉积柱样土壤底泥,每个沉积柱以5cm间隔进行分样,将3个沉积柱同一水平的分样混匀,总共获得_______份沉积物样品。测量底泥的理化性质如下表所示:

含水率/‰

盐度/‰

对照组平均值

40.20±4.10

1.89±0.37

补水组平均值

42.46±3.20

2.12±0.45

已知补水对秋茄成林具有修复作用,推测该区秋茄长势变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利用遥感影像技术,对红树林样方不间断拍摄,下表为用遥感技术测得的红树林保护区内的主要植物类型及其所占面积比例,以及相应树种的生长速度、树种类型。

植物种群

无瓣海桑

秋茄

卤蕨

老鼠簕

其他

所占面积比例%

82.01

5.01

3.82

3.31

5.85

生长速度

-

树种类型

引进物种

本土物种

本土物种

本土物种

-

相对于调查种群密度的传统方法,遥感影像技术不间断拍摄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请你根据题中信息为今后红树林的扩大种植工程提出一项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某人工乌鳢养殖场中生活着乌鳢,鲢鱼和鳙鱼。鲢鱼、鳙鱼都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但鲢鱼的食物中80%为浮游植物、20%为浮游动物;鳙鱼的食物有80%是浮游动物,20%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捕食浮游植物,乌鳢捕食鲢鱼和鳙鱼。

(1)调查鳙鱼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鲢鱼和鳙鱼主要在水的表层和中间水层活动,乌鳢主要活动在中下层,这种现象反映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其分层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乌鳢对鳙鱼和鲢鱼的捕食概率相同。养殖场自减少鲢鱼放养量,增加鳙鱼放养量一段时间后,养殖场出现了水华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浮游植物种群密度上升。
(4)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水源污染。某研究小组选取挺水植物(菖蒲、千屈菜、旱伞草)、漂浮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黑藻)探究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单一种植菖蒲,该池塘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能力将会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由上图可知,五种水生植物中______的治理效果最好,但该种植物的大量繁殖又可能引起水体二次污染。若用该植物为原料制作喂鱼用的饲料,将池塘中的淤泥作为周边桑树的肥料,既可以避免二次污染,又能提高经济效益。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