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0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探究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的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模型。
(2)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
(3)若某湖泊发生了“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生根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的变化,则该湖泊的演替是___。一般来说,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有机质总量不再增加,演替也不再进行,此时称为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与正在演替中的非顶极群落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以下属于顶极群落的特征的有(填对应字母)___
A.物种多样性高
B.群落净生产量高(净生产量=固定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抗干扰能力强
2024-01-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1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生存了许多天性警觉的啮齿类动物。大足鼠是一类生活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的常见啮齿类动物。
①为调查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调查,但调查的结果可能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理由是____
②大足鼠是杂食性动物,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成分。大足鼠和昆虫B均能以植物A为食,且大足鼠还会捕食昆虫B,同时蛇C、老鹰D均会捕食大足鼠。据此分析,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
(2)在图1的草地和矮林—草地交错区存在某种害虫,两群落均会遭受害虫的损害,但矮林—草原交错区受到的损害小于草地受到的。结合题中信息,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3)鹌鹑放养过程中利用了边缘效应。图2中的圆圈处为放养鹌鹑的群落交错区,养殖人员通过增加边缘的长度、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鹌鹑的产量和质量,这样的养殖方法可以为鹌鹑的养殖提供更多的____
2024-01-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估算值偏小
C.食物、地震、火灾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024-0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玉米害虫,具有极强的远距离迁飞能力。有研究人员在广东省多个地区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草地贪夜蛾卵的密度
B.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变化无地区差异
C.2020年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普遍高于2021年
D.草地贪夜蛾虫害的发生与作物布局、人工管理等因素关系不大
5 . 研究小组统计某红树林上一年带标记环的某种鸟类数为M1,次年统计数为M2,其中与上年带有相同标记环的数量为n1,再根据M1×M2/n1这一公式进行测算。研究人员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
A.迁入率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D.种群密度
6 . 湖泊A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不仅影响水环境的景观效果,还会引起水源污染。 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下列5种典型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旱伞草、千屈菜、菖蒲;漂浮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黑藻),以池塘污水作为检测对象,探究上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湖泊A的边界和范围属于__________水平的研究,调查该湖泊中蓝细菌种群数量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空白对照组中氮、磷含量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4)挺水植物既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又具有很好的景观效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若为了追求景观效应和经济收益而清除旱伞草、千屈菜和黑藻,单一种植菖蒲,则该池塘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能力将会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中的水葫芦大量繁殖可能会引起水体二次污染,研究人员提议在池塘边建立以水葫芦为材料的饲料加工厂,饲料用于喂鱼,打捞池中的淤泥作为周边桑树的肥料,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这种污水处理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7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州市番禺区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5次考试生物试题
7 . 调查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大熊猫种群密度时,可采用分析粪便的方法。在野外,先确定哪些粪便来自大熊猫,再通过分析其中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指均匀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2~6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从而确定来自哪只大熊猫个体。通过该方法现已查明,在2003~2004年间,某一区域的大熊猫为66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不良影响小的优势
B.扩大选取粪便的面积、延长调查时间,便可确定该地区大熊猫的准确种群数量
C.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不属于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
D.若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发生突变,可能会使调查结果出现误差
2024-01-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自然保护区中,某研究团队以两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和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种

观察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鹤鹬

1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500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
(1)研究团队调查鸟类数量和分布时采用“样线法”,在各生境中选取长2km的样线并沿样线行进,统计样线左右两侧各50m内所观察到的鸟类。采取最大值保留法,即从数次调查的统计数值中保留最大值的一次。这里所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是____。据表推算,青脚鹬出现在生境3的最大密度可达____只/km2
(2)请你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方面综合描述鹤鹬的生态位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下图表示两个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的三种情况,横坐标表示资源(食物、空间、时间等),据图分析,甲乙丙三种情况中这两种生物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大小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

(4)生态学上把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变窄的现象,称为生态位压缩;而一个物种能利用以前不能被它利用的资源即其生态位扩张的现象,称为生态位释放。苹果链格孢菌是轮斑病的病原体,一棵已经感染轮斑病的苹果树上,还有几片叶子被苹小卷叶蛾寄居。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可以抑制苹果链格孢菌生长的农药,但对苹小卷叶蛾无毒害。当果树喷洒甲基硫菌灵后,苹果链格孢菌将发生____现象。苹果链格孢菌往往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次年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清除病源角度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进行预防____
2024-01-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多年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数量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甲曲线表示的是一定量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则在调查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_________方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的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的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所示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填“>”“<”或“=”)其在t2时的数量。
(3)对该湖泊中动物X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0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为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X的种群密度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10 . 近年来,某地山中的林木常遭到山鼠的危害,而山下石榴园也常遭遇黄蓟马(一种害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林业和石榴产业的健康发展。
(1)下列属于山鼠种群数量特征的有____(填序号)
①空间结构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⑥生态位
(2)现运用标志重捕法对3公顷石榴园内的山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首捕数为90只,标记后放回。重捕数为50只,其中带标记个体数为10只,由于操作不当,重捕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死亡2只,则石榴园内的山鼠密度约为____只/公顷。
(3)对于石榴园中的黄蓟马,技术人员通过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的方法来降低种群数量,其原理是____
(4)黄蓟马危害的高峰期是5-9月,成虫冬天一般会全部死亡。据此分析影响黄蓟马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属于____制约因素。
(5)科研人员设定了两个种群模型:一是具有较低的进攻性行为,能相互容忍,繁殖力较高,可能有留居的倾向(型);二是具有较高的进攻性行为,其繁殖力比较低,可能有外迁的倾向(II型)。当山鼠种群密度大约在K/2时,其种群模型最可能为____型,判断的理由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