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自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后,因其繁殖力强,已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例子。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泽兰的原产地有天敌——象甲虫专吃其叶子,有效控制了其种群密度。天敌对紫茎泽兰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紫茎泽兰到中国后呈现“J”形增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3点)。
(2)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统计某草地的紫茎泽兰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为了研究对紫茎泽兰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入侵区利用3种常见当地植物南酸枣、假地豆和狗尾草与其进行混种,测得混种的3种常见当地植物的相对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结果分析,提出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治理紫茎泽兰的方案:______________

2 . 在自然界中,种群一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但是某些因素能够影响种群的数量。如图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③和 ④表示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通过给老鼠吃“避孕药"”来降低其种群数量 ,减少草原鼠害,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避孕药”是通过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
(2)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图____(填“A”、“B”或“C”);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结构变为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类型。
(3)在利用方法⑦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若在无迁入和迁出且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某 种群数量每年均以 150%的增长率(出生率 一死亡率) 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
3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较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再次被捕获概率降低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
D.我国调查人口数量使用逐个计数法
2023-01-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六十一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随着演替的发展,生态学家对某种群增长倍率(λ)和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如图甲和乙所示。

(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常用标记重捕法,该方法适用于调查______的动物。若经捕获后的田鼠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填“大”“小”或“不变”)。
(2)由图甲可知,所调查种群在第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该数值的含义是______
(3)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______。随着演替的发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4)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
5 . 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操场中马齿苋(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样方

1

2

3

4

5

马齿苋种群密度(棵/m²)

7

8

10

8

7

A.调查结果显示操场中马齿苋的种群密度约为8株/m2
B.调查操场的马齿苋应选用五点取样法,样方大小宜选取1m2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预测所得结果与这次调查完全相同
D.选择马齿苋而非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的原因是马齿苋易辨别个体数目
6 . 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下图是全球部分山脉树线海拔高度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人员通过样方法调查植被类型,确定树线高度
B.影响树线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因此赤道附近同海拔地区树线比较高
C.树线上升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有一定的湿润土壤和乔木的繁殖体
D.树线以上分布灌木或者草本植物甚至没有植物存在,树线以下只分布乔木
7 . 巴西红耳龟是入侵我国的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等,巴西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在我国将一直呈“J”形增长
D.在巴西红耳龟的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8 . 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土壤中有较多落叶,且生活着大量小动物和微生物,有以树根汁液为食的蝉幼虫,有以落叶为食的白蚁,白蚁的消化道不能分解纤维素,但白蚁的肠道内生活着能分泌纤维素酶的原生生物披发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落叶阔叶林中所有的白杨树构成一个种群,调查其密度可以选用样方法
B.蝉幼虫和树木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白蚁和披发虫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C.白蚁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D.该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所同化的总能量少于植物同化的总能量
9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用标志重捕法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③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
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⑦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的实验中,先往计数室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A.零项B.一项C.二项D.三项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样方大小要适宜;②取样时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还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中虚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一段时间后,田鼠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则图甲中________点不可能出现该种年龄结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