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 5 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B.5 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C.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 3 种接近衰退型
D.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年龄结构时,样方大小最好为 1m×1m 的正方形
2 . 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B

523

568

103278

104118

36.67

40.86

14.10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0847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请根据如图所示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1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
(2)为调查该地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有害动物的数量__________只/公顷。
(3)若图1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 (填 “<” “=”或 “>”)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型。
2022-06-10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
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
A.该区域麻雀的种群数量大约是322只
B.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麻雀被捕后警惕性提高,则计算的结果偏小
5 . 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树皮和树叶上的昆虫, 觅食部位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所有云杉与林莺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四种林莺在云杉林中处于相同的生态位
C.觅食部位不同减弱了四种林莺的种间竞争
D.标记重捕法是生态学家在此研究过程中的首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青海沙蜥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它们的种群数量和洞穴数量成正比,可以通过计数青海沙蜥洞穴的数量来估计其种群密度。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调查若尔盖草原荒漠中两块各105m2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密度的差异,以下四种调查方案中最合理的事(       
A.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105m2的大样方,将整个样地中的青海沙蜥洞穴都清点一遍,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异
B.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50m×50m的样方,比较2个样方中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差异以代表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C.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2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2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D.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5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5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2022-05-22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武威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种群密度是进行农林害虫监测、确定渔业捕捞强度等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由此可确定渔业捕捞的强度
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若先滴培养液后盖盖玻片会使种群密度偏小
D.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或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8 . 空心莲子草(双子叶植物)是一种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在入侵某群落后的初期、其种群数量会呈现“J”型增长,并形成大小不等的斑块状镶嵌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空心莲子草形成的斑块状镶嵌体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空心莲子草入侵后可能会影响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用样方法调查空心莲子草的种群密度时,可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D.空心莲子草数量呈“J”型增长、与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有关
9 .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10 .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松林中的松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可能影响其K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