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标志重捕调查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C.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2021-08-13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哈密市八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某科研小组调查一块面积为16 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次数捕获鸟总数(只)灰喜鹊(只)画眉(只)
第一次捕获30648(标记后放生)37(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获29843(其中6只带标记)32(其中8只带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对象的生活习性
B.根据统计结果可估算出该区域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为21.5只/hm2,画眉的种群密度为9.25只/hm2
C.重捕时扩大调查的范围,重捕到的标记的个体数占重捕到的个体总数的比例上升
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
3 . 入侵生物福寿螺适应能力强、种群繁殖速度快。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系及福寿螺对水质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饲养盒中间放置多孔挡板,不允许螺通过,将两种螺分别置于挡板两侧饲养;单独饲养为对照组。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在饲养盒中,以新鲜菜叶喂养福寿螺,每天清理菜叶残渣;以清洁自来水为对照组。结果如表所示。

养殖天数(d)

浑浊度(FTU)

总氮(mg/L)

总磷(mg/L)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1

10.81

0.58

14.72

7.73

0.44

0.01

3

15.54

0.31

33.16

8.37

1.27

0.01

5

23.12

1.04

72.78

9.04

2.38

0.02

7

34.44

0.46

74.02

9.35

4.12

0.01

注:水体浑浊度高表示其杂质含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调查本土田螺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选用该方法的理由是_____
(2)由实验一结果可知,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_____,该关系的结果是_____
(3)由实验二结果可知,福寿螺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现为______
(4)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福寿螺的入侵会降低本土物种丰富度
②福寿螺对富营养化水体耐受能力低
③福寿螺比本土田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④种群数量达到K/2时,是防治福寿螺的最佳时期
(5)福寿螺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____(答出两点即可)。
4 . 下列相关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合物在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循环
D.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通常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5 . 图A中的a、b、c和图B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为两个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的生物成分,生态系统Ⅰ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A所示,生态系统Ⅱ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同化量所占比例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Ⅰ中,能量流动方向为a→b→c
B.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图2中丙属于第四营养级
C.若c、丁为植物,常用样方法调查两者的种群密度
D.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构成了一个群落
6 . 图甲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图丙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若图甲表示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最好在_____(填“b”或“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蛇发挥明显作用的时间段是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若图甲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_____。若以图乙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_____个。该数值与实际活菌数相比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同”)。
(4)图甲中D点对应图丙中_____的年龄结构。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丙中_____所示的类型。
7 . 研究人员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总重量(甲),个体重量(乙)和种群数量(丙)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常使用样方法
B.在此期间该种群的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
C.甲曲线上升是由于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丙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鱼苗不适应环境
2023-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8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我国的古代谚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螳螂大量捕食蝉,降低了蝉种群的丰富度
B.黄雀和螳螂构成一条食物链,黄雀处于第二营养级
C.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黄雀的种群密度
D.螳螂与蝉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9 . 调查某个区域的种群密度有多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的种群密度都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进行估算
B.计数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C.在野兔密集地进行多次重捕,可以使结果更准确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应统计样方内部的个体及相邻两条样方线和其夹角上的个体
10 . 灰鹤是我国Ⅱ级保护动物,在北京属于冬候鸟。研究者利用望远镜定期观察野鸭湖某观测点灰鹤数量,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鸭湖灰鹤种群密度主要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
B.10月下旬北京野鸭湖灰鹤种群数量达到K值
C.调查结果显示灰鹤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D.该调查数据可用于分析灰鹤的迁徙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