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为了防止干旱阻碍小麦的生长,可采用不同给水措施以调整小麦的光合效率.确保产量。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在对小麦的各种处理中,_________处理不会导致植株出现“午休”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施用磷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是因为磷可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物质的构成(列出两种物质)。
(3)调查研究发现,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小麦苗期至穗期经常发生蚜虫危害。调查蚜虫密度常用______法。为防止蚜虫病害可引入蚜虫的_____(选填“捕食者”“竞争者”“寄生者”)。
2019-05-10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 .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主要以棉花的棉桃、花和叶为食,因赤眼蜂的卵寄生在棉铃虫的卵内而使其死亡。为比较放养赤眼蜂和喷洒高效农药防治棉铃虫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棉铃虫属于___________。科研人员常用样方法调查棉铃虫幼虫的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在放养赤眼蜂区,棉铃虫其他天敌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___;在喷洒高效农药区,棉铃虫其他天敌数量明显少于放养赤眼蜂区的,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3)放养赤眼蚌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喷洒高效农药区生态系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喷洒高效农药一段时间后,螳螂和食虫虻消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 . 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中的肉食性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种群水平上,对动物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_______等方面。调查动物甲的数量采用了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据图可知,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 (填“Kl”或“ K2”或“K3”)。
(2)由农田演变为树林的过程属于演替类型中的________。在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在______等方面还会逐渐发生改变。
(3)退耕农田演替为树林导致该地区生物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动物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2019-04-25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4 .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网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食物网中各个生物种群的数量能基本上维持相对稳定,这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有关。
(2)假设该食物网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均等分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则鹰和狼同化的能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志重捕法应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若被标记的鼠更容易被蛇捕食,则调查的鼠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__________
2019-04-1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5 . 某大学生回乡创业,将荒山开垦为樱桃园,已知樱桃树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主要靠扦插、嫁接等方式无性繁殖。请回答下列有关樱桃园生态系统的问题:        
(l)果园内的全部樱桃树构成一个种群,与其他很多高等动物种群相比,樱桃树种群的数量特征一定不包括____;荒山经过改造成为樱桃园,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进行。
(2)由于该樱桃园生态系统品种单一,常常遭遇蚜虫危害,瓢虫是蚜虫的天敌,蚂蚁吃蚜虫蜜露而驱赶瓢虫。利用____法调查发现,园内混合种植夏至草、紫花苜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蚜虫的数量,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蚜虫数量降低的原因是____;蚜虫数量降低后,瓢虫的主要活动范围从叶片向下转移,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结构发生改变;与传统喷施农药相比,混合种植夏至草、紫花苜蓿的方法驱除蚜虫的优势有 ___(答出一点即可)。
(3)如果对樱桃园土壤疏于管理,樱桃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樱桃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
(4)蚜虫的数量急剧下降迫使其天敌飞向其他麦田觅食,此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的作用。
2019-03-19更新 | 6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2月)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6 .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优势物种紫花苜蓿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
(2)超载放牧、不适农垦及严重的鼠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使我国部分草原存在着草原退化。草场退化、植被疏落,导致气候恶化,许多地方的大风日数和沙暴次数逐渐增加;气候的恶化又促进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形成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最终导致某些草原生态系统崩溃。为此我国采取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等___________保护措施。
(3)豚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中国,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明显生存优势。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种优势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4)面对精明的捕食者,精明的反捕食者会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最适宜的反捕食策略(保护色、假死、威吓等)成功避开捕食者的捕杀,获得生存的最大机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______功能。
2018-10-17更新 | 1471次组卷 | 8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试验,实验组放置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色柱是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能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除了利用信息素诱杀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天敌等方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三化螟的种群数量。防治过程中应将三化螟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9 .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0 . 下图为某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鱼与虾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调查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太久,部分标记已经脱落,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2)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_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在一段时间内,某人每天都摄食一定量的食物,但其体重却没有发生变化。从能量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18-05-30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