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为探究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的发生规律,提高苹果园蚜虫生态防治能力和苹果园经济效益,在三个果园中分别采取无人工干预(A)、化学干预(B)、有机化生产干预(C)3种不同干预方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模式干预方式生活环境概况
A荒废2年的苹果园,无人工干预苹果园常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林下杂草数量和种类较多,植被覆盖度大于90%,未进行过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B传统化学防治管理苹果园,化学药剂干预苹果园生产季节多次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植被覆盖度30%左右,以多种杂草为主
C有机管理(种植功能草)苹果园,有机管理干预苹果园病虫害防治以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林下植被覆盖度80%左右,并在林下种植了橡胶草、苜蓿和黑麦等功能性植物,另有少量杂草

(1)蚜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其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果园中的蚜虫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
(2)三种模式中,物种多样性最低的是___________;与A模式相比,B、C模式下果园中害虫及其天敌数量的变化比较频繁和剧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蚜虫及其天敌的发生随季节呈一定的规律性,季节变化主要影响本地区蚜虫的___________,从而直接影响种群数量。一般而言,蚜虫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___________(填“先于”或“滞后于”)蚜虫天敌的数量变化。B模式下蚜虫及其天敌数量变化并不明显符合前述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9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理综测试(六)生物试题
2 . 害虫防治是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害虫的趋光特性有季节性的节律变化。为探明几种常见农业害虫的趋光行为间的差异,为灯光诱捕器类产品研发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人员通过室内比较研究在不同光照强度的荧光灯刺激下,几种常见农业害虫的趋光行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间接影响某害虫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某些害虫迁入农田的初期,其种群数量在较短一段时间内呈现近似“J”形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害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不会全部流入其天敌,原因是其中的一部分能量________,一部分能量暂时未被利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田害虫防治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
(3)光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被调查的几种害虫中________________最不适合用灯光进行诱捕。利用灯光诱捕害虫时,需要考虑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3 . 草原的退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对草原资源和生态的保护成为人类的重大挑战。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法和_____法,若样方中的个体数量较少,则应该_____
(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活着长爪沙鼠和大仓鼠两种鼠类。长期观测发现,长爪沙鼠与大仓鼠会在该草原的不同区域呈现集中分布的现象,这是该草原具有_____结构的具体体现。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来看,该草原上的这两种鼠类长期处于_____关系,从而导致两个种群在分布上产生了区域分化。
(3)对某地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中的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冷蒿可能通过_____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成为优势物种;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的作用。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的影响是_____
4 .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逐个计数法等估算法
B.种群的K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相对大小
C.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数量,包括增长型、稳定性、衰退型
D.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5 . 某校生态社团利用校园现有的景观池塘开展立体生态养殖的实践活动。在池塘中引进了睡莲和黑藻等水生植物、少量的植食性的小草鱼和杂食性的金鱼及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河蚌,还从附近搜集水生浮游生物投入池塘。通过连续多年对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的观测,发现池塘逐渐形成了立体生活的生态系统群落。
(1)该池塘生物群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演替,其生物群落区别于开封龙亭湖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
(2)调查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_____ 。了解群落丰富度是否发生变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养殖期间估测所有金鱼中有机物量为2.5kg,期间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为1kg(已知1kg有机物含有能量1.6x104kJ);根据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模型可知,养殖期间输入金鱼种群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kJ。

(4)在构建池塘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以利于确定各种生物之间的_________,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正方形样地中有甲、乙两种大小相近的双子叶草本植物,目测发现植物甲分布比较稀疏,植物乙分布较为密集。某兴趣小组欲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植物甲、乙种群密度时所选样方的大小和数目应保持相同
B.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
C.植物甲、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为该种群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D.仅调查某一时期的种群密度无法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7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在沙丘、火山岩、火烧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黑光灯诱捕昆虫是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
D.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第一营养级物种丰富度会升高
8 . 塞罕坝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表是研究者对林场中两种乔木的调查数据(单位:株/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华北落叶松

50

55

56

长白落叶松

50

80

880


(1)据表可知,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年龄组成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华北落叶松的种群密度是______株/hm2
(2)落叶松的天敌是松毛虫,对松毛虫的监测和预防需通过___________法来调查并估算其种群密度。林场工人在造林时将树种合理搭配和混交,从而大大降低了虫害的发生。
(3)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茫茫荒原变为林的海洋”,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这一绿色奇迹的创造,充分说明人类活动会改变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1-05-0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
9 .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在猫、田鼠、土蜂、三叶草四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猫捕食田鼠,田鼠破坏土蜂的巢并偷吃土蜂的蜜,而土蜂在触及三叶草的蜜腺时可以给它授粉……这样,四种生物就会发生连锁反应。达尔文以此为例,认为整个动植物之间存在着生命的经纬,而这些经纬交织在一起,便结成了复杂的“生命之网”。
(1)达尔文所说的“生命之网”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长期_____的结果。假如猫的数量减少了,短期内会使三叶草的数量_____
(2)猫捕食田鼠获得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外,还有的去向是_____
(3)调查某区域田鼠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田鼠的雄性个体,使其种群数量下降,这一方法利用的原理是_____,该举措会导致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中_____多样性降低。
(4)土蜂的幼虫可作为药材治疗蜘蛛咬伤,这体现了土蜂的_____的价值。
10 .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85×107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0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8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6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下一次不易被捕捉,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于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4)该食物链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能否___________(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___________。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
2021-02-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一次大练习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