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农田中存在一种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的昆虫,其常将卵产在农作物的叶子上,孵化出的幼虫会啃食叶片,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该种昆虫卵的密度和成虫的密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B.建立该种昆虫种群增长数学模型时,需要先提出假设再观察并提出问题
C.该种昆虫的幼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会诱导农作物产生抗虫的变异性个体
D.通过向农田引入该种昆虫的天敌不会改变该种种群的K值
2023-06-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全真模拟卷理综五生物试题
2 . 灰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C.由上述调查数据无法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D.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3 . 为响应国家政策,某地开始实施全面封山禁牧,再叠加退耕还林政策,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碧水蓝天,风景如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过样方法调查当地常见的车轴草种群密度时,取样时最关键的是要做到_____
(2)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该地区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愈发复杂,使得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的原因是_____
(3)为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当地政府允许靠近湖区的部分居民通过网箱养殖技术来养殖水产品。网箱养殖是指由网片制成的箱笼,将其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网箱养鱼有成活率高、饲养周期短、管理方便等优势,但由于养殖密度高,水交换能力差,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及排泄物等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技术人员在网箱养鱼的同时混养滤食性贝类和大型藻类,使网箱养殖造成的污染问题明显降低,请分析其中原因: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改进还能提高经济效益,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_____
2023-06-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豫东部分名校高考仿真模拟(5月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4 . 塞罕坝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1962年至今,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从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
(2)森林中,影响动物群体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塞罕坝林场内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 的特点。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还具有独特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 价值。
5 . 布氏田鼠(天性警觉,被捕获一次后再被捕获难度增大)、草原鼢鼠(营地下生活,善于挖掘,可在地表形成土丘,常通过调查土丘数目推算其数目)是危害草原的主要鼠种。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研究人员对该草原的布氏田鼠和草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布氏田鼠的性别比例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其种群密度
B.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鼢鼠种群密度时,应在土丘数目较多处取样
C.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时,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低
D.调查草原鼢鼠种群密度时,需首先获取鼢鼠数与土丘数的比值
6 . 生态小组对某湖泊的鲢鱼和鲤鱼的分布、食性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种类

分布

食性

年龄/%

1龄

2龄

3龄

≥4龄(性成熟)

鲢鱼

水体上层

主要以浮游藻类为食

15.38

61.54

23.08

0

鲤鱼

水体下层

以有机碎屑、幼螺为食

13.53

33.53

39.41

13.53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鲢鱼是消费者,鲤鱼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B.鲢鱼和鲤鱼的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C.鲢鱼和鲤鱼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影响二者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层现象
D.调查鲢鱼和鲤鱼的年龄结构可用样方法,二者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2023-05-20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尖计划”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高原鼠兔是一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利用仿生无人机模拟高原鼠兔的捕食者,研究捕食风险对某草地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说,高原鼠兔属于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2)无人机在15m高度,以6m/s的速度飞行时对高原鼠兔的干扰效果最佳,此过程中无人机向高原鼠兔传递的是______信息。调查一定区域内有高原鼠兔活动的洞口数,可以对______进行估算。
(3)研究人员认为高密度的高原鼠兔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依据是______
(4)有人提出要将高原鼠兔完全消灭,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023-05-18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5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8 . 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的“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成为鸟类保护“国际地标”,已成为多种鸟类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线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嘴鹬一般属冬候鸟,决定反嘴鹬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是_____
(2)条子泥湿地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原则,鸟类生存栖息生境越来越好,物种丰富度在不断增加,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鸟调人员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以平均2.0km/h的速度步行观察,样线长3.7km,借助望远镜记录路线两侧50m内所见到的鸟类的种类、数量,与行进方向相反的鸟类记录在内,从身后飞过的鸟类不予记录,以避免重复计数。若该种鸟的种群密度为D,种群数量为N,则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只/km2
(3)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某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量×100%。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某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00%,调查发现,条子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小于100%,原因是_____;能量利用效率也小于100%,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
2023-05-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9 .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图1为生态浮床的构造,图2表示水体中鲫鱼的种群数量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流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若重捕方法不当导致捕获的鱼部分死亡,则对估算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C.当Nt为b时,卿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
10 . 某地退耕还草后,啮齿动物A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为将其数量控制在不危害草地的范围内,研究人员经调查论证后,向该地引入了小型肉食动物B。如图为引入小型肉食动物B前后(a点时引入)啮齿动物A各个年龄阶段的相对数量变化,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引入小型肉食动物B后,啮齿动物A种群的年龄结构变化为__________小型肉食动物B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啮齿动物A种群的发展,原因是__________

(2)为评估引入小型肉食动物B后,啮齿动物A的种群数量变化,研究人员将设点诱捕到的m只啮齿动物A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再设点诱捕到n只啮齿动物A,其中p只有标记,则该地啮齿动物A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只。由于两次诱捕的时间间隔较长,研究人员认为计算出的啮齿动物A的种群数量可能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3-04-30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