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属于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主要植被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此的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高原鼠兔,主要利用植被高度较低、视野开阔的草地生境。因啃食植物、数量庞大且打洞会使地表形成裸斑,高原鼠兔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调查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被捕食风险、植被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效洞口数/hm2

植被高度/cm

植被盖度/%

警戒时间比/%

警戒距离/m

低密度区

36

24.8

90.7

34

11

中密度区

69

21.0

87.0

28

12

高密度区

132

13.6

80.4

24

14

注: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本面积的比值,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警戒时间比:高原鼠兔在每次观测时限内用于警戒时间的累计值与总观察时间的比值;
警戒距离: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1)高原鼠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高原鼠兔发现天敌时,会后腿站立、仰头发出连续的短促尖叫声提醒同伴躲避,此过程涉及到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
(2)适量的鼠兔对维持植物的多样性是有利的,所以要用标记重捕法适时监测鼠兔的数量。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兔,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兔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兔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鼠兔的种群密度大约为_____________只/公顷。(答案取整数)
(3)植被高度越高、植被盖度越大,高原鼠兔被捕食的风险越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放牧强度大的地区高原鼠兔数量通常会急剧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高原鼠兔的数量较少时,不会对草原造成明显的危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
2 .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以N0表示某种群的起始数量,t表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且λ为定值等条件下,则有Nt=N0λt
B.如果遇到资源、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可能会出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C.对于“S”形增长的种群来说,λ值最大时最有利于该种群的发展
D.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若重捕方法不当导致捕获的鱼部分死亡,但死亡个体不计数,则估算结果基本不变
3 .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横跨河南省4个省辖市8个县(市、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水禽。其中天鹅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之一。
(1)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层次。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__保护。
(2)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该生态系统中分布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3)在繁殖季节,雄性天鹅求偶时,会在雌鸟的面前不停地走动,同时高声鸣叫。该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体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保护区内天鹅的种群数量时,若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______(填“大”或“小”)。
4 . 为充分发挥鱼塘的生产效益,对某人工养殖草鱼、白鲢的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A代表__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除添加的饲料外,池塘中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若调查鱼塘中草鱼、白鲢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为有利于养殖的鱼充分利用池塘资源,从每种生物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考虑,引进了适量的青鱼、鱿鱼及其相应食源生物等。这样在增加池塘产量的同时,还增强了池塘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5)进一步利用池塘空间建立“桑基鱼塘”。与前期简单鱼类养殖相比,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导致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5 . 河南省是蔬菜产销大省,蔬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烟粉虱是一种危害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害虫,丽蚜小蜂和烟盲蝽是其天敌。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低密度和高密度烟粉虱种群的防治效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
(2)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烟粉虱的虫卵密度,常采用______法。
(3)丽蚜小蜂与烟盲蝽是限制烟粉虱种群数量增长的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4)生物防治中,常考虑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联合利用多种天敌增强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参考探究结果,建议采用处理______(填序号)进行烟粉虱的防治。研究小组提出还可通过开发性引诱剂来防控烟粉虱,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024-04-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6 .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个世纪时被当作观赏植物引进了我国之后,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环境,并且因为人们的管理不善,导致加拿大一枝黄花逃逸到野外并表现出破坏性。加拿大一枝黄花发芽早,个头高,根系非常发达,在抢夺阳光,水分,肥料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以至于在其生长的地方,通常很少有其他植被生存,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时,物种丰富度与样方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竟是湖羊喜欢吃的优质牧草,而且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很难逃过羊的消化道,湖羊粪便里连它的种子都不会留下,因此湖羊可以很好地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该防治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生物”或“机械”)防治。
(3)如图为湖羊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食物链中湖羊到人的能量流动图解,人处于最高营养级。

①结合示意图分析,湖羊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hm2·a) 。

②图中人体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

7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图为某地进行生态养殖的创新模式,该模式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可得到品质高、备受欢迎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欲调查该鱼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法。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目的是____
(2)某同学认为鸽子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鸽子同化的能量,该观点是否正确?____,理由是____
(3)桉树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改善环境;当地的人们还将桉树加工成木材、纸浆,从其叶片中提取可以驱蚊的芳香油等。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4)该模式将肉鸽养殖、鱼塘养殖、树木种植等产业进行了有机结合,请从环境保护及能量流动的角度对该模式进行评价____
2024-03-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实验技术与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学涉及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主要有:①同位素标记法、②荧光染料标记法、③染色观察法、④差速离心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⑤样方法、⑥标记重捕法、⑦取样器取样法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均可用于物质的示踪或定位
B.③主要用于检测或鉴定物质的含量
C.分离各种细胞器可用④中的差速离心法
D.⑤⑥⑦均可估算统计对象的数量或密度
9 .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混杂地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是珠三角河网区新时期面对的重要难题。研究人员以佛山大美公园为例,进行了生态修复实践,其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____法调查该公园各种高等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法调查公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图中蜜源、食源草花植物群系和食源、宿主果树植物群系的层次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这样既方便人类生产管理,又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3)该公园中既有人工养殖的鱼、螺,又有野生的鸟类、蝴蝶等,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回答2点)。
(4)生态修复时栽种了多种植物,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所选植物都是适应当地环境的种类,主要遵循的____又为当地居民增加了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的____价值。
10 . 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

(1)该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该类型群落演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在研究该种群增长速率的过程中,调查甲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是乔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能否确定图一中的第30年至第50年对应图二哪一段吗?如果能确定,请说明对应的时间段(用字母表示),如果不能确定,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