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用标记重捕法重捕时,有的标记个体死亡,则计算出的数值偏大。
C.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2 .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图甲为某家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某种昆虫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家鼠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图甲中的曲线____________(填“A”或“B”)。
(2)调查家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家鼠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图乙表明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往往也有差别。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
(4)图乙的实验常选择封闭性较好的小岛而不是更开放的环境作为试点,主要是考虑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蚂蚁森林”是支付宝的一项公益活动用通过步行、乘公交等“低碳”生活方式获取一定的“能量值”,用以在“蚂蚁森林”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蚂蚁生态伙伴们就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真正的树。据统计这项公益活动目前已经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约1亿棵树,包括胡杨、樟子松、沙棘等,这些树种都是防风固沙的好品种,明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上事实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进行。
3 .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________
(2)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____法。
(3)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造成阳坡和阴坡 植被差异明显的 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________
(4)某种鱼雌性个体较小,雄性个体较大,雌性个体以吸取雄性个体腮内血液为食而生存,他们之间的生物关系为________
2021-09-20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选考)试题
4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
C.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2021-08-21更新 | 595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5 .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小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2021-06-10更新 | 287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15)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没有涉及到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2)图中食物网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鲢鱼和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面积约为140 hm2)中某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类类推。回答下列问题:
①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回原来的环境,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该湖泊该鱼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只/hm2
②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鱼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泊中引入一些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所示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另外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该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后,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再被破坏,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当图1中的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___(填“群落”“种群”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中E种群同化的能量为7.5×109kJ,B种群同化的能量为1.2×108kJ,D种群同化的能量为1.8×108kJ,则A种群同化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kJ。经检测,图2水体中含有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
(4)采用样方法调查湖泊周边草地某植物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___________
2021-01-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下图的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调查鹿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B.c点时鹿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适中
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以后最高点之前,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在图示的时间范围内,该岛屿鹿群的环境容纳量为c点对应的纵坐标值
9 .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__原则,样带A和B分别位于__________,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_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植物群落的物种____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_____
(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
10 . 下图是某温带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指标通常是________。在调查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
(2)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人工群落如整齐划一的麦田__________(填“存在”、“不存在”)垂直结构。
(3)有同学认为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鼠构成了第二营养级,该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5)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往往是______(填“不变”或“可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6)—场低强度的火灾过后,森林中的植被很快恢复,从生物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