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条,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 160条,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10条,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条,此方法为________,适用于_____________的动物。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5年的调查,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豚草0.30.61.11.52.3
狗尾草10.09.28.06.85.5
曼陀罗3.02.11.10.30.1
灰绿藜3.22.81.71.30.6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豚草与灰绿藜的关系最可能是_________
(3)第三小组的成员发现该地区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分布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等,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___等。
(4)第四小组的成员发现由于合理保护,该地区中的物种组成不断增多,群落结构越来越___,这种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
2019-04-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阳东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2 . 种群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它具有相关的特征。请完成下图。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1)调查牧场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调查山羊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请举出两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在位置和布局上还具有________特征。
2019-04-16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阳东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11高二下·安徽蚌埠·期中
3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2019-04-16更新 | 459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天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
C.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c点时种群增长率与a点时不同
5 .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发展趋势
C.调查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心体由两组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B.脂肪、淀粉、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
C.调查种群密度只能用估算法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效果最佳
2019-04-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7 . 某同学欲在弃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开展两个活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两活动的取样点应相同,且要随机取样
B.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C.只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样土中的各种存活动物逐个计数
D.调查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8 . 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琢而食之也”。下列关于某生态系统中蝉、螳螂(捕食40余种害虫)和黄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面上无蝉时,螳螂种群不会随之消失
B.大量捕杀黄雀,螳螂的种群密度会一直增大
C.调查黄雀的种群密度时,样方大小需适当
D.“蝉—螳螂-黄雀”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9 . 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荒山被改造成为果林、洼地被改造成为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进行.
(2)下图是某大学生建立的“稻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周年生产”示意图,其中水稻为河蟹提供了摄食、隐栖的环境,河蟹则可摄食稻田中的害虫,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①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是沿着该渠道进行的.       
②西红柿叶遭遇蚜虫时,为评估蚜虫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往往采取_____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西红柿叶会释放某种化学信息引来蚜虫的天敌消灭蚜虫,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的功能;信息传递通常可体现在________之间.
③水稻害虫到河蟹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该模式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2019-03-0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咸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