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2-13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不能受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020-12-19更新 | 55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二上双周练六生物试卷
2 .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作物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C.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44只/
D.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3 . 下列实践活动没有利用环境容纳量相关原理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B.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
C.利用黑光灯诱捕来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禁止捕蛇猎鸟来防治田间的鼠灾和虫害
4 . 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取样法取样,取样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可知: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证明,调查该群落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

(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

物种丰富度(种)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A群落

21.5

35.5

19.5

B群落

22.5

23.8

16.25

C群落

22

31.5

13.5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的___________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
(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结果如图2。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__________的变化趋势,由图2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___________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
2020-12-0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鲫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底部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样方内与样方线上的个体都统计在内
6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2表示绿藻和蓝细菌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1内a-e五个点中,d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_____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点。
(3)该湖泊受到富含 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据图 2 分析选择的藻类应是_____,理由是_____
(4)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3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个。
7 . 下列关于生产措施的目的或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监测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可为准确预报、适时防治虫害提供依据
B.保护棉铃虫的天敌资源,能提高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一些农业害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D.种植能通过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8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
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D.防治害虫时,应该在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进行捕杀
9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据与实际数据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A.在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调查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
B.用未经消毒的萌发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呼吸速率
C.从静置培养的酵母菌培养液底部取样估算其数量
D.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时有意重捕标志个体
2020-09-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田鼠种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比前一天增加1.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研究者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推测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1.015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