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被列为全国三大水土流失治理实验区。当地科研机构在水土流失地区建立迳流小区,进行试验研究,经过两年时间,获得可靠数据,取得显著效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验区
编号
起始自然植被修复栽植植物经过2年修复后
植被总
覆盖率
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植被类型
I区马尾松12株、极少量鹧鸪草、芒箕类芦100丛80-100%257.9乔木马尾松
灌木细齿铃木
梅叶冬青
草本类芦、鹧鸪草、芒箕、石松、狗脊、乌毛蕨
II区马尾松18株、极少量鹧鸪草、芒箕11%537.37乔木马尾松
灌木
草本鹧鸪草、芒箕

(1)采用样方法调查试验区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_____取样。若要调查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_____
(2)生态修复常用3种方式: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试验I区和II区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看出,2年后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的是_____,两个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草本和灌木,试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_____
(4)若干年后,试验I区的群落的结构会更加复杂,昆虫等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将增加,原因是_____,该群落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重要特征
B.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种、种群密度等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
3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易脱落则会导致统计数据偏高
B.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计数时可用抽样检测法
4 . 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性胆小、机警,常在具有隐蔽条件的湿地及周边地区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可促进黑鹳种群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黑鹳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
B.减少湿地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活动可为黑鹳提供较多的食物来源
C.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黑鹳种群数量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只标记成鸟会导致黑鹳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5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稻飞虱和二化螟都是严重危害水稻生长的常发性害虫。稻虱瘿小蜂是一种寄生于稻飞虱卵中的寄生蜂,而受二化螟危害的水稻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稻虱瘿小蜂有显著的排斥作用。稻田中的青蛙可捕食稻飞虱和二化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调查稻田中青蛙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一株水稻上的稻飞虱和二化螟存在竞争关系
C.在没有受到二化螟危害的水稻田中稻飞虱密度更大
D.保护稻田青蛙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12-13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不能受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020-12-19更新 | 55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
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
C.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
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多样性增加
8 . 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农田中所有玉米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农田中作物上的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D.研究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各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研究确定苹小卷叶蛾发生规律,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诱芯(含性信息素)个数等因素对苹小卷叶蛾雄性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苹果园中利用诱捕器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苹小卷叶蛾虫卵的密度,则可用_________法。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应注意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信息,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害虫的防治方法属于_____防治。
(3)研究发现,诱捕器内放置的诱芯数量和诱蛾量之间呈现如图所示的关系:
   
由此说明,性引诱剂浓度和引诱效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在苹果树平均株高为3m左右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好的为2m处的诱捕器。在平均株高为2.5m左右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佳的高度一般小于2m,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藏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2020-07-11更新 | 7189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