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我国北方某温带草原在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过度放牧、降水减少等原因,发生了严重退化,优势植物类群由脚薹草、亚洲蓍、草地早熟禾逐渐变为寸草薹、羊草等,部分地面出现裸露,土壤逐渐沙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中亚洲蓍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若调查中发现亚洲蓍个体数较小,则样方面积应__________
(2)草原的__________(任答2点即可)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该草原发生严重退化的过程,是否属于群落演替?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草原发生严重退化后,草原中消费者的数量下降,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
C.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2021-08-21更新 | 595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周考生物试题
3 . 调查种群密度或群落丰富度时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结果一定偏小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校园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压在样方界限上的全部计数
B.抽样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计数前未将培养液摇匀
C.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鼠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2021-07-08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大豆的固氮能力很强,其主要原因是它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把空气中的惰性气体氮气转化为无机氮。单独种植大豆以及大豆和玉米间行种植,大豆感染尖孢镰刀菌后的发病情况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大豆田大豆发病率的方法是___。从生态学角度看,单独种植大豆,大豆发病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豆与根瘤菌的关系是______,大豆与尖孢镰刀菌的关系是_______
(3)大豆和玉米间作,一方面使群落______结构变得更复杂,从而提高______的利用率,使作物增产;另一方面玉米根部可能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______了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繁殖,使大豆的发病率明显____________
5 . 菌根指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在菌根形成率低的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相关真菌的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如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调查牧草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对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优质牧草A
C.接种真菌后,劣质牧草B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优质牧草A和劣质牧草B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2021-06-2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我国热带雨林物种丰富,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成为科学家们竞相研究的“伊甸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优越,某种群在入侵初期单位时间内的增长倍数一定
B.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
C.某种群数量在短期内保持稳定,则其年龄组成不可能为增长型
D.测定雨林内蜘蛛、蜈蚣等动物的种群密度需用标志重捕法
2021-06-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正方形样地中有甲、乙两种大小相近的双子叶草本植物,目测发现植物甲分布比较稀疏,植物乙分布较为密集。某兴趣小组欲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植物甲、乙种群密度时所选样方的大小和数目应保持相同
B.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
C.植物甲、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为该种群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D.仅调查某一时期的种群密度无法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8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在沙丘、火山岩、火烧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黑光灯诱捕昆虫是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
D.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第一营养级物种丰富度会升高
9 . 塞罕坝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表是研究者对林场中两种乔木的调查数据(单位:株/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华北落叶松

50

55

56

长白落叶松

50

80

880


(1)据表可知,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年龄组成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华北落叶松的种群密度是______株/hm2
(2)落叶松的天敌是松毛虫,对松毛虫的监测和预防需通过___________法来调查并估算其种群密度。林场工人在造林时将树种合理搭配和混交,从而大大降低了虫害的发生。
(3)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茫茫荒原变为林的海洋”,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这一绿色奇迹的创造,充分说明人类活动会改变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1-05-0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B.正式实验前有时要先做预实验,预实验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C.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都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D.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演绎推理的结论相符
2021-04-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