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红外相机利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光束,并对准相应接收器上的接收窗口,在野生动物从前方经过时,能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拍摄野生动物的照片或视频,通过AI系统对其进行识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多样性监测中有重要应用,如可用红外相机对我国的珍稀动物白头叶猴进行调查。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红外相机调查法可探测隐蔽物种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夜间活动
B.白头叶猴的生态位就是指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和食物
C.探测多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活动频次可用于计算相对的物种丰富度
D.AI系统识别不同的白头叶猴可用于计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2023-07-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Ⅱ、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Ⅲ、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Ⅳ、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偏_____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
(5)观察到图2中所示a、b、c、d、e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个。

   
2023-07-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一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3 .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成虫多在寄主嫩梢产卵,孵化出的若虫(虫羽化之前的发育阶段)吸取嫩梢汁液,直至成虫羽化。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引入它的天敌——跳小蜂(一种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柑橘木虱。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使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柑橘木虱若虫的种群密度
B.引入的跳小蜂和柑橘木虱之间形成种间竞争关系
C.柑橘木虱的性别比例一般不影响其种群的死亡率
D.影响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只有出生率
4 . 海蜇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模式是我国某港口城市推广运用的一种养殖方式。在养殖对象中,海蜇是浮游生活的滤食性动物,牙鲆属于底层肉食性鱼类,缢蛏是底栖滤食性贝类,对虾是杂食性甲壳动物,其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浮游单胞藻、底栖硅藻等生物的分布体现了水生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影响浮游单胞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2)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可采用______方法调查该海水养殖池塘中褐牙鲆的种群密度。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的粪便以及残余饵料可以肥水,经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为藻类提供______
(3)缢蛏通过滤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促进了上下水层的对流,它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去向除______外,其余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图中投入轮虫、鳀鱼等活体饵料的优点有______。(多选)
A.有利于增加养殖动物的生物量       
B.有利于保持养殖生物的捕食习性
C.有利于促进养殖池塘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D.有利于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4)该养殖模式在不同的水层养殖不同种类的生物,与单一养殖相比较,其优势在于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草场总面积为25hm2,某研究小组欲对该草场上老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了80只老鼠并都做好标记放回,但在放回过程中有5只被标记的老鼠意外死亡,但该段时间内有老鼠出生,故种群总数量稳定。一段时间后对该草场上的老鼠再次调查,第二次捕获的老鼠中有30只被标记,20只未被标记。据此估计,该草场上老鼠的种群密度为(       
A.5.3只/hm2B.132.5只/hm2C.125只/hm2D.5只/hm2
6 . 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400m2,理由是_____。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
(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_______(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
(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
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
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
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
7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此调查方法不适合用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2023-06-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为防治苹果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三叶草,将苹果单一种植园改造成“苹果-三叶草”复合种植园,改造前后一定时期内对植物园中各类昆虫种进行统计,发现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和比例明显下降,肉食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虫比例明显升高。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叶草与苹果搭配种植,可提高果园对光能利用率
B.肉食类昆虫通过竞争使植食性昆虫比例下降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椿象虫卵的密度
D.通过改造可能降低了植食性害虫的环境容纳量
9 . 褐马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非法狩猎等原因,野生褐马鸡曾一度濒临灭绝。2010年,我国在陕西韩城建立了褐马鸡国家自然保护区,至今该保护区内褐马鸡的种群数量已接近1000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该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褐马鸡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大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褐马鸡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褐马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应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2023-06-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澳大利亚为了养殖胭脂虫引入仙人掌,干旱的气候适合仙人掌生长,导致泛滥成灾,直到引入其天敌仙人掌蛾,才得以控制。工作者调查了某区域内仙人掌和仙人掌蛾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时间段内,气候适宜、没有天敌,仙人掌种群数量呈现类似“J”形的增长
B.用样方法调查仙人掌和仙人掌蛾幼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C.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仙人掌蛾,可改变仙人掌蛾的性别比例和种群数量
D.引入仙人掌蛾后,仙人掌蛾的种群密度直接决定了仙人掌的种群密度
2023-06-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