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为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____
   
(2)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可能是____________。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他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____________ (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3)调查显示,在导致藏羚羊死亡的因素中,狼的捕食占比较高,狼的捕食属于影响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的______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传统标记重捕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用标记数M、重捕数n、重捕标记数m,求出种群数量N。利用红外相机拍摄的数据,基于标记-重捕模型也可以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该模型中通过相同侧面部位的斑纹、体型、毛色等特征作为动物天然的标记,这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调查方法的优点主要是____________(答出1点)等。在该模型中有重要参数Pij(表示个体i在相机位点j的捕获率),模型中的的Pij相当于传统标记重捕的____________。(选用含N、M、n、m的式子表示)
2024-01-1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I.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属于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图1),主要植被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此的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高原鼠兔,主要利用植被高度较低、视野开阔的草地生境。野外收集该区域的香鼬和艾虎粪便进行分析,发现高原鼠兔在这两种动物的食物中出现频次非常高。

(1)高原鼠兔取食、挖掘、排泄、刈割等活动会使草甸表面形成土丘和裸露斑块,经过一段时间恢复,裸斑上逐渐有植物生长,但植物盖度较低,称之为秃斑。形成秃斑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
(2)以下关于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有      
A.信息双向传递B.能量双向流动
C.受全球变暖影响D.存在能量倒金字塔

Ⅱ. 研究人员采用堵洞盗洞法估测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计算公式为:种群数量=有效洞口数/洞口系数。将待测区域内高原鼠兔的洞口全部填埋,连续3天每天记录被盗开的洞口数并计算平均值,即有效洞口数;在附近另一片较小的区域内测定有效洞口数后,用夹捕法捕尽区域内的高原鼠兔,计算有效洞口数与种群数量的比值,即洞口系数。
(3)下列关于堵洞盗洞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法依据的是数学中的抽样原理
B.测有效洞口数时,连续3天均应于同一时间段记录
C.每天记录好被盗开的洞口数后,均需要重新填埋
D.幼年高原鼠兔尚不能掘土打洞,会导致估测数量偏大

(4)如图2,较小区域B 内的有效洞口数为4个,共有高原鼠兔35只。则待测区域A内的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大约是_______只。
Ⅲ.研究人员选取了处于同等放牧条件下的研究区域,以扰动最强处为中心向扰动弱的方向,根据有效洞口数将高原鼠兔扰动由强到弱划分为4组,探究了高原鼠兔不同强度扰动对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和放牧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地组别

每百平方米有效洞口数(个)

植物总盖度

(%)

0-40cm 土壤水分(%)

物种多样性

禾本科、莎草科植物占比(%)

①强扰动

9~16

50.8

41.0ª

2.08ᵇ

23.5

②中强扰动

5~8

94.1ª

47.3b

2.56ª

33.75

③中弱扰动

3~4

96.4ª

38.6

2.37ª

48.83

④弱扰动

1~2

93.8ª

35.1ª

2.53ª

25.6

注:禾草和莎草为家畜适口性好的牧草。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5)根据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与扰动强度呈负相关
B.植物总盖度随着高原鼠兔扰动强度上升而呈显著下降趋势
C.高原鼠兔扰动越强,越有利于土壤渗入水分和养分循环,物种多样性越高
D.强扰动后,草甸生态系统会因高原鼠兔另辟新壤而转向另一稳定状态
2024-01-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9月20日是“全国珊瑚日”。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和珊瑚虫骨骼等相关成分组成的,虫黄藻是一种可以在珊瑚虫体内生存繁殖的海洋藻类。在全球变暖、海洋酸化或人类活动影响下,虫黄藻会从珊瑚虫体内逃逸,将引起珊瑚白化死亡。虫黄藻、珊瑚虫与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黑色箭头表示捕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研究者分别在3、6、9m水深地段布设50m的皮尺,用水下摄像机拍摄,统计每缚:50cm×50cm照片中各种珊瑚个体的数量,此调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法;若某一种珊瑚出现的频度最高,而且对群落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可初步确定其是该群落的______
(2)除捕食外,图中所示的种间关系还有________________。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造礁、护礁、固礁、防浪护岸及旅游观光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3)为修复某退化严重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我国科研人员对原生珊瑚进行保育并人工移植珊瑚,修复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珊瑚覆盖率提升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填“原生珊瑚”或“移植珊瑚”)。提升珊瑚覆盖率可以减缓珊瑚礁退化为藻礁(藻类茂密生长的礁区),结合图1分析,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4)结合以上信息,请提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4 . 褐飞虱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并在水稻上产卵,导致水稻严重减产。科研人员发现了具有褐飞虱抗性的P品系,将其与野生型(无褐飞虱抗性)水稻杂交,所得F1全部具有抗性。为进一步对抗性基因定位,首先按照图1所示流程进行了杂交。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褐飞虱卵的密度可用_______________法,褐飞虱与水稻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表示进行某种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过程Ⅱ不断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单体(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称为单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而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为确定褐飞虱抗性基因是否位于6号染色体,可用野生型6号染色体单体植株与BC4F4杂交,所得F1再自交。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抗性基因不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抗性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
(4)确定抗性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后,为进一步定位抗性基因在6号染色体上的位置,科研人员选取部分个体对6号染色体的DNA片段进行分析,得到图2所示结果。请据此结果判断,褐飞虱抗性基因应位于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片段。图中BC4F4的多个个体中出现灰色片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注:灰色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的该DNA片段部分来自野生型,部分来自P品系。S代表无褐飞虱抗性,R代表有褐飞虱抗性。
2024-04-17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以下是人工养殖鱼塘各部分能量记录表。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食。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字母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轮叶黑藻和苦草同化的能量

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

草鱼粪便中的能量

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殖的能量


a

b

c

d

e


(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____________。草鱼粪便中的能量是否全部属于轮叶黑藻和苦草流向分解者的部分:___________(填“是”或“否”)。据表分析,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cm2·a)(用表中字母表示),从轮叶黑藻和苦草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100%(用表中字母表示)。
(2)池塘养鱼,可采取鳙鱼、鲢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这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_____________。鳙鱼和鲢鱼喜欢在上层水域活动,背鱼则喜欢在底层水域捕食,草鱼主要在中间水域活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
(3)在人工鱼塘中种植莲藕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种植过多会导致草鱼减产,请分析草鱼减产原因:___________

(二)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一个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6次实际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称为___________模型。
(5)结合图中信息,估算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___只。
(6)参照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的要求,为使调查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去除取样法调查时需要提出合理的假定条件:在调查期间,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4-01-2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6 . 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食物网中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的是___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除图中所示以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
(2)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4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__________kg。
(3)物种A同化的能量一部分__________,另一部分则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4)从图乙中可知,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5)水鹿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禾草、树叶为食。水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成分),其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第___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采用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水鹿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优点是___________。根据现存粪便密度计算水鹿种群密度还需要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群落内存在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分化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域共存机制有利于维持群落的________(答出1点)。存在同域共存机制,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菜粉蝶幼虫啃食叶片,而成虫吸食花蜜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三裂叶豚草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给农作物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科研人员比较了三裂叶豚草入侵和非入侵时荒地早春植物群落的各物种生态位宽度,结果如图所示。三裂叶豚草入侵,对______的生存有利,对________的生态位宽度影响最大。
   
(4)鸣叫计数法是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鸟类鸣唱,随后对所录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测量并绘制的音图结构可精准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音调变化,进而辨别个体。相比于标记重捕法,鸣叫计数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对某区域某些种类成年鸟数量的调查在每年的不同季节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8 . 某淡水湖近年来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被上游有毒物质重度污染,水色发绿、水体浑浊,蓝细菌、绿藻频繁爆发。图1为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该水体中部分营养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质恶化后,湖泊自身的净化作用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原因是____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是有限的。
(2)该湖泊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部分水生植物能通过抑制蓝细菌的繁殖而净化水体,同时也能作为观赏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1中未表示出的成分是____。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营养级Ⅰ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__两部分。
(4)图2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a的相对数值为____,能量在Ⅰ、Ⅱ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利用鲢鱼、鳙鱼以蓝细菌为食,鲳鱼以粪便等有机碎屑为食的特性,研究人员向水体中投放鲢鱼、鳙鱼和鯝鱼尝试对水体中蓝细菌进行控制,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分析实验结果,在三周内能够有效控制蓝细菌数量的方法是____(填图中组别名称)。
②研究人员运用标志(记)重捕法对该湖泊内的鲴鱼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首捕数为80条,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数为60条。若因机械挤压造成已捕获的10条标记个体中有2条死亡,则会导致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2024-01-28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可能会偏_____
II.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因为此时_____
III.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5)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个。
2024-01-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10 . 群落中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称为相对多度。科学家统计了某退耕地中五种草本植物相对多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裂科草和须芒草能将土壤中硝酸盐和氨态氮的浓度降到更低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演替时间10到40年间,草地早熟禾因其相对多度最高而成为优势种
B.可以采用目测估计法对样方中植物的相对多度进行统计进而绘制以上图像
C.草地早熟禾在演替时间10-20年间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剪股颖被淘汰的原因可能是对土壤中低水平氮元素的利用率更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