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3 道试题
1 .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乙以昆虫甲为食
B.丝瓜、昆虫甲和昆虫乙构成了生物群落
C.调查昆虫甲的数量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
D.昆虫乙数量的增加对丝瓜产量没有影响
2020-04-06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小熊猫主要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中有竹子的地方,喜食竹笋、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其他小动物昆虫等,发情期雌雄个体往往发出特有的求偶声,雌性还会排出带有气味的分泌物,吸引雄性,一般5到7月产仔。研究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等级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小熊猫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科研人员在两个月份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为A、B,其中A明显高于B,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若某次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小,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丙两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_;在发情期内,雌雄小熊猫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链只能是竹笋→小鸟→小动物→小熊猫,其不可逆性决定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是单方向的。
(4)在针阔混交林中小熊猫与___________构成生物群落。引起混交林中小鸟、昆虫、小熊猫等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06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练习与应用
3 . 膏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生长于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较高,根系发达,耐干旱耐贫瘠,是干热河谷地区保持水土、促进植被恢复的树种之一。近年来,因其种子油经过加工可制成清洁环保的生物柴油而备受关注。
(1)研究者在同一条盘山公路的带状坡面上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膏桐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
(2)研究者根据膏桐的株高和直径,将膏桐的发育阶段划分为5个等级,数据如下图。

①该图反映了膏桐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其未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_________
②分析图中幼树( II 级)比例低的原因是:树苗( I级)数量过多,导致_________激烈,且幼苗过于幼小,抗逆性较差。
(3)研究者同时统计了___________,结果发现木本、草本植物达100余种,且膏桐为优势种;研究还发现,各物种对环境需求差异较大,推测群落内_________不激烈,有利于群落维持稳定。
(4)综合考虑膏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目前地少人多的现状,请就如何合理利用膏桐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膏桐的作用)提出你认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2个问题。_________
4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 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 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实际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100只B.大于100只
C.小于200只D.大于200只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5 .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增大则自然增长率也增大
B.年龄金字塔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C.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
D.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不会受到k值的限制
2020-03-31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048(第二批)
6 . 某同学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用到的两种颜色(红色和白色)的小球来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个红色小球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个白色小球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最符合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A.将全部红色小球放入一小桶→加入50个白色小球→混合均匀一随机抓取→统计抓到的红色小球数→计算小桶中红色小球总数 +重复3-5次一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B.取出50个红色小球→剩余红色小球倒入小桶→向小桶中加入50个白色小球→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红色小球与白色小球数→计算小桶中小球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取全部红色小球倒入小桶→加入50个白色小球, 随机抓取→统计红色小球与白色小球数→混合均匀→计算小桶中红色小球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取出50个红色小球一剩余红色小球倒入小桶→向小桶中加入50个白色小球→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色小球数→计 算小桶中红色小球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7 . 豌豆蚜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和豌豆蚜。研究人员施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检测两种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实验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实验组

2.00

8.70

22.90


A.用样方法对利马豆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施蔬果剂后豌豆蚜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C.该生态系统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D.据表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豌豆蚜
2020-03-15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3)
8 . 为了保护某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研究人员展开了如下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__原则,因此上表中的样带A和B分别位于________,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此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___
2020-03-11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B.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常用样方法计数
C.调查运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的种群时,常用标志重捕法
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样方面积及随机取样
10 . 科研团队选择某牧区两块灌丛草地分别采用了放牧和封育管理两种处理措施。27年后调查发现,封育样地灌丛高度显著大于放牧样地,其它调查结果见下表。

样地

草本植物

土壤

土壤动物

物种 数(N)

密度

(株/m2

高度 (cm)

含水量 (%)

全氮 (mg/kg)

有机碳 (μg/kg)

温度 (℃)

中小型 动物类 群数

地面节 肢动物 类群数

放牧

灌丛内

4.1

29.67

10.15

1.48

0.08

0.64

21.9

25

21

灌丛外

5.2

37.27

3.26

0.74

0.04

0.60

24.8

16

21

封育

灌丛内

4

20.13

14.87

1.45

0.09

0.72

21.8

24

28

灌丛外

7.3

63.33

7.68

0.69

0.04

0.61

25.5

17

23


(1)封育样地灌丛内外植物的分布和密度体现出该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
(2)封育样地灌丛外草本植物密度高于灌丛内,也高于放牧样地灌丛外,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方法调查草本稙物种群密度要做到随机取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分析两块样地调查结果可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封育样地的当前群落会被另一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0-03-1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