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1为该地草原兔种群数量的K值,K2为草原兔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B.a段快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出现曲线c段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草原兔的天敌数量增加
D.若草原兔被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的草原兔数量会偏大
2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黄莺聚集在树干上,后又成群飞起,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特征
B.春天日照时间变长,燕子求偶、筑巢,体现了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调查某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D.人踩到之处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于周边,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9-10高三·天津·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数量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2022·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草鱼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水体,年龄结构可分5龄,3龄时性成熟。为研究某湖泊草鱼种群,研究人员先后用小网眼和大网眼的渔网对该湖泊进行了捕捞,小网眼渔网捕捞到的草鱼均进行标记后放回原地,两次捕捞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龄级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体长/cm

<35

35~60

60~70

70~75

>75

小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473

107

63

53

38

大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总数

0

0

131

114

85

标记个数

27

20

15

A.该草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可以肯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B.大量诱杀该湖泊中雄性草鱼不会影响草鱼的种群密度
C.该湖泊中草鱼的数量约为3907条
D.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水域中,持续选择小网眼渔网捕鱼,可显著增加总捕获量
5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③调查某种兔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偏大④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需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⑥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先盖上盖玻片,然后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2010高三·湖南·学业考试
名校
6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7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鄂西南三校联盟(鹤峰一中宣恩一中来凤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
7 . 高原雪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赤狐、狼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后一年数量与前一年数量之比(Nt+1/Nt)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高原雪兔的种群密度
B.当t为c~e时,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赤狐、狼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据图可知,调查过程中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并非“S”型增长曲线
2022-09-09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1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2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与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检测到第1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A.88只/公顷B.91只/公顷
C.92只/公顷D.95只/公顷
2022-09-03更新 | 65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强,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4VA通过负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D.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以降低其K值
10 .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生态工程。下图是我省淮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阔叶林阶段,调查杂木林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可采用_____法,调查还可以知道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2)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丰富度是指_____。阔叶林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现象,这种垂直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光能等资源的能力。
(3)下图是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的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103kJ/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代表_____,由计算可知,图中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 kJ/m2·a,在人为干预下能量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22-08-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半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