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该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生存,为了更好地保护灰鹤,工作人员随即决定对灰鹤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者发现灰鹤是一种大型鸟类,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得知,该保护区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研究者得出这一数据最佳的调查方法是采用_____法。欲进一步研究灰鹤在该保护区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学家通常要研究灰鹤的生态位,即除了研究该鸟类的栖息地,通常还需进一步研究灰鹤的食物、_____以及_____
(2)样方法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株。

(3)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万个/ml。(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4)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相似。
2023-03-1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智学联合检测生物试题
2 .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某研究机构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与诱捕器组合对某旱柳林内光肩星天牛的成虫数量进行估算(单位:头),其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项目标记释放总数诱捕总数回捕标记数
雄性5746527
雌性5746232
总数114812759

A.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约为2471头
B.经估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多于雌性数量
C.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光肩星天牛可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D.调查该区域内旱柳株数和每株新羽化孔数也可估算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
3 . 下列有关调查生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的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暗性
B.调查古树木、跳蝻和某种蛇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
D.用样方法调查数量较少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可在蒲公英分布较多的区域增加样方数
2023-03-1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生物试题
4 .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000米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米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分析该自然群落中相关生物的生态位,已知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据表格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观察

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

沙砾

甲壳

其他

绿翅鸭

2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1)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所有生物构成的整体叫________
(2)该研究团队还想调查青脚鹬的种群密度,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________;该团队调查跟踪30年绘制了该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如图1所示,据图1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年。
(3)影响四种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据表可知,绿翅鸭和鹤鹬的生态位有重叠,是否意味着两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如图2所示,常呈正态分布,这种曲线称为资源利用曲线,d表示两物种在资源谱的喜好位置之间的距离,w表示每一物种在喜好位置周围的变异度。图a中各物种的生态位狭,相互重叠较少;图b中各物种生态位宽,相互重叠较多。据图a分析,进化使得物种1与物种2的种间竞争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资源有限,预测图b中物种________被排除或灭亡的风险最大。
2023-03-1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实验表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都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
B.若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渔网网眼过大,则估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明显偏小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 .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砍伐强度/%

生物量/thm-2

龄组/年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30

161.87

166.10

171.12

A.适当砍伐主要改变了落叶松群落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应采用样方法
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7 . 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影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返移动。根据洄游的目的可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
B.鱼类洄游是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促进渔业生产
8 .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7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9 . 粪使DNA标记重捕法是通过调查动物的粪便,获取其中的DNA,根据DNA的特异性序列来确定种群的个体及数量,在调查区域不同地点的同一个体的粪便数据中,其中任何一次记为标记,其它看作是该个体的重捕,再通过计算得到种群密度。下列关于该标记重捕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粪使DNA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警觉性高,不易为人类观察到的兽类种群
B.粪便DNA标记重捕法基于个体遗传信息的特异性开展,结果更准确可信
C.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动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D.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标记重捕法对动物的干扰和标记物引起的误差
10 . 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应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对应数量小于a点对应数量,可能是b点时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结果说明毛束象种群数量受干旱、气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5月10日之前控制毛束象的种群密度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