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记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类似图2中的曲线X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
2022-08-18更新 | 9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双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
D.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形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3 . 在用样方法调查某块草坪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拟定的设计方案中,合理的是(       
A.若蒲公英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B.计数样方中蒲公英的数目即为种群密度
C.只需取1个面积为1m2的样方
D.在蒲公英密集的地方取样
4 . 棉铃虫幼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是许多鸟类的食物,棉铃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时期,冬季蛹于地下越冬,通常在5至6月羽化为成虫(具有趋光性)。应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以卵期和初龄幼虫阶段为防治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决定棉铃虫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诱捕成虫可改变其性别比例从而降低种群密度
C.使用样方法调查棉铃虫卵的密度时,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
D.为了避免或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要注意多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5 . 回答下列问题:
I、科研人员对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 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筑巢高度
(m)
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类总数
(只)
68668020
8105266266
10121444224
121410224036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混交林鹭类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合理获得表中数据需要科 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个(10 m × 10 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
(2)4种鹭在林内筑巢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 群落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 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 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__, 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者之间的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 中这两种鹭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
II、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 1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后才能 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_____
(5)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法。对酵母 菌进行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6)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该实验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
2022-06-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
6 . 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B.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应采用样方法,选取1m×1m的正方形
C.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D.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3种接近衰退型
7 .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大熊山国有林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原始红豆杉等20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云豹等1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山中古林怪树,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要调查林场内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应该采用样方法调查
B.红豆杉种群的垂直结构可以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C.研究云豹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就是研究云豹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D.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林场内某种飞禽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而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对该飞禽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8 . 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烟粉虱成虫不善飞翔,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
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
9 . 研究南极典型地区企鹅种群数量变化,将为探讨气候变化对企鹅影响及气候变化条件下企鹅物种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指导。
(1)企鹅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科学家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监测阿德雷岛3种企鹅数量变化,拍照并对企鹅阴影面积进行处理,影像如图1。参照单只企鹅的影像大小确定企鹅数量。与标记重捕法相比,此方法统计出的企鹅种群数量特征更准确,但仍然会产生误差,推测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图2为1980~2016年间阿德雷岛3种企鹅数量变化及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①三种企鹅中,适应环境变化的是________
②请判断阿德利企鹅是否适合作为南大洋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剂”,并叙述理由________
(3)阿德利企鹅主要食物为磷虾,磷虾主要以生活在海冰底部的浮游生物为食。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角度,解释近年来导致阿德利企鹅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
(4)随着南大洋地区人类行为的日趋频繁,阿德利企鹅的数量面临着进一步减少的可能。综合以上内容谈谈如何有效保护阿德利企鹅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2022-05-08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下表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分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能量/(kJ·m-2·a-1

太阳辐射

4 969 635

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

30 244

呼吸作用消耗

14 290

被分解和未利用

13 563

植食性动物

同化量

2 391

呼吸作用消耗

1 467

被分解和未利用

479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445

呼吸作用消耗

270

被分解和未利用

175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 kJ·m-2·a-1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肉食性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
(3)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和未利用的能量,而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和未利用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中相邻物种之间存在“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捕食或躲避捕食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