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由于____,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此曲线属于____(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调查马缨丹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法。
(2)丹江口翘嘴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了响应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某公司采取人工养殖。该养殖场翘嘴鲌增长一般表现为图中曲线Ⅱ,图中曲线表示种内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段。为了维持养殖场高效捕捞量,该养殖场应该在____点捕捞最好。
(3)水华现象严重影响水质。若此图曲线Ⅱ表示某湖泊蓝细菌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点后,增长速率为0,该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
2023-12-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二次捕获36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2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
A.126只/公顷B.117只/公顷
C.121只/公顷D.113只/公顷
13-14高二上·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3 .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记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023-08-12更新 | 92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潜江职教中心高二12月月考生物卷
4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根据图中信息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
(3)“植物A→动物B→动物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
5 . 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为了研究入侵生物福寿螺为何会取代田螺成为优势种,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实验:将福寿螺与田螺放置于干旱环境中,每隔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种螺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螺类生物细胞在干旱环境中会产生大量活性氧,损伤细胞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催化活性氧分解),结果如图1、图2。
资料二:“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是指通过鸭子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起到“按摩”、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图3是该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结构图。
         
(1)野外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若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福寿螺,主要是通过降低福寿螺的______使其种群密度降低。
(2)分析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从两个方面解释为何福寿螺能取代田螺成为优势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3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鸭子与福寿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若田螺数量减少,福寿螺的数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成虫多在寄主嫩梢产卵,孵化出的若虫(虫羽化之前的发育阶段)吸取嫩梢汁液,直至成虫羽化。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引入它的天敌——跳小蜂(一种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柑橘木虱。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使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柑橘木虱若虫的种群密度
B.引入的跳小蜂和柑橘木虱之间形成种间竞争关系
C.柑橘木虱的性别比例一般不影响其种群的死亡率
D.影响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只有出生率
7 . 近日科研团队找到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照片重复取样法。在祁连山某区域内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在海拔2 100~4 100 m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3个多月,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区域约有20只雪豹。根据数学模型推算,估测在这个区域内每100 km2生活有3只雪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决定雪豹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雪豹的种群密度调查可采用标记重捕法,不适合采用样方法
C.利用照片重复取样法可用于调查一些大型稀少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
D.若研究区域有120只雪豹,则估测该区域的种群密度是18只/100 km2
2023-06-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考试生物试题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某河堤(呈长条形)上益母草(双子叶草本)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样时用五点取样法
B.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应舍弃
C.计数样方中益母草的平均数目即为种群密度
D.若益母草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2023-06-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合测评生物试题
9 . 图1是研究人员在每年植物生长期(4~8月)对某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调查的结果;图2是对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因素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调查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8月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可能是因为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
B.放牧导致田鼠种群密度增加,可能是因为田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
C.距离道路越近田鼠种群密度越高,可能是因为其天敌对车辆回避导致数量较少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捕获后的田鼠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小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2023-06-08更新 | 512次组卷 | 10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