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在自然界,山鼠种群的_____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苗圃中山鼠种群数量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最好在药物灭鼠控制害鼠的种群数量,同时通过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等方法降低______,才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
(3)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90只,其中有25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约是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山鼠不容易被捕获,则山鼠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进行鼠害防治的意义是________
2 .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的营养结构(共四个营养级,甲和丁同属一个营养级),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种群

同化能量1.1×1082×1071.4×1099×1073.4×106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丁,位于第二营养级的是甲
B.图中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3%
C.如果丙为丛生或者蔓生的单子叶植物,可以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D.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属于化学信息,说明种间关系的调节离不开信息传递

3 . 多年前为了解决水藻泛滥,美国五大湖区引入亚洲鲤鱼,由于亚洲鲤鱼在五大湖区缺少天敌,因而导致现有鱼种减少或灭绝,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在陆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中,是处于主要地位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小
D.在食物网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2)某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很大一部分流向捕食食物链,则该生态系统最可能是______。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河流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3)五大湖生态系统破坏是因为亚洲鲤鱼演替成为了顶极群落,那么顶极群落和演替中的群落之间的区别是

______


(4)五大湖区草原和森林旺盛蝴蝶较为丰富,下列哪些方法不适用于野外蝴蝶数量的调查______。
A.标记重捕法B.样方调查法
C.灯光诱捕法D.红外触发相机照相法

(5)你认为,治理亚洲鲤鱼泛滥的方法______
2024-03-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金口大峡谷的深谷内有珍稀的珙桐、连香银杏、虫草、牛膝等野生林下植物和名贵中药材,还有小熊猫、锦鸡等珍稀动物,宛如一座保存较好的“自然生态博物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峡谷中的各种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平衡中的收支平衡
B.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峡谷中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C.调查峡谷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D.峡谷中林下阴生植物一般茎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片厚,细胞壁薄,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
2024-03-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二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沙棘是一种灌木,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放牧强度下,某荒漠草原沙棘的灌丛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禁牧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密度(株/m2

0.17

0.22

0.28

0.13

A.荒漠草原中很少能见到高大乔木,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不适宜乔木生长
B.与调查骆驼蓬(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相比,调查沙棘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应适当增大
C.结果表明中度放牧最有利于提高沙棘种群密度
D.研究沙棘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024-03-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二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湖北省黄龙滩水库风景秀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关于该水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的所有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水库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
C.浅水区和深水区的生物分布不完全相同,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不同水层动物分布不同,与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2024-03-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青海云杉是我国特有树种,高大乔木,喜寒冷潮湿环境,种子小而轻、具有膜翅。下图是某青海云杉种群中不同大小个体的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青海云杉种子的特点有利于种群繁衍
B.该青海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C.调查青海云杉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样方法
D.气温是影响青海云杉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2024-02-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群落中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称为相对多度。科学家统计了某退耕地中五种草本植物相对多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裂科草和须芒草能将土壤中硝酸盐和氨态氮的浓度降到更低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演替时间10到40年间,草地早熟禾因其相对多度最高而成为优势种
B.可以采用目测估计法对样方中植物的相对多度进行统计进而绘制以上图像
C.草地早熟禾在演替时间10-20年间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剪股颖被淘汰的原因可能是对土壤中低水平氮元素的利用率更低
9 . 芨芨草是大型丛生植物,茎叶坚硬。伯劳鸟是小型捕食性鸟类,经常停留在芨芨草上捕鼠。芨芨草旁常见鼠洞,茎叶有被鼠咬断现象。为探究捕食风险对不同密度布氏田鼠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某草地设置围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芨芨草的种群密度会产生较大误差
B.布氏田鼠会主动改造生存环境从而降低捕食风险
C.低密度布氏田鼠在有捕食风险时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高密度布氏田鼠可有效降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
10 .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据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C.珠峰南坡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灌木林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珠峰海拔6000m~7000m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024-01-16更新 | 7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