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红外相机技术现广泛应用于一些野生动物种群的调查之中,当恒温动物一靠近,就会触发相机拍摄照片或视频。采用相同侧面部位的斑纹、体型、毛色等特征对比同一地点一个小时内连续拍摄的照片,以判断是否属同一个体的同一次拍摄,将不同次数的照片定义为独立照片。拥有独立照片数多的确定为本区域主要物种。按月统计物种的拍摄率,来体现该物种在该月份该区域出现的频次。以下是利用该技术对甲地保护区内部分种群的调查结果。
甲地保护区不同地点红外相机的独立照片数

名称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合计

中亚兔

19

8

24

51

喜马拉雅旱獭

0

14

0

14

赤狐

30

0

6

36

猞猁

0

7

3

10

北山羊

118

0

0

118

岩羊

0

112

1

113

盘羊

2



4


(1)由表可知本保护区主要的两个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说明了群落有__________________性,岩羊在12月和1月出现频次较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北山羊与岩羊在群落中的生态位不同,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标记重捕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用标记数M、重捕数n、重捕标记数m,求出种群数量N。利用红外相机拍摄的数据,基于标记-重捕模型也可以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该模型中通过相同侧面部位的斑纹、体型、毛色等特征作为动物天然的标记,这与传统方法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模型中有重要参数Pij(表示个体i在相机位点j的捕获率),模型中的的Pij相当于传统标记重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含N、M、n、m的式子表示)
(4)生境3中拍摄的独立照片最少,是因为当地牧民在此活动较频繁。为更好的对此地野生动物进行保护,请根据生态工程“整体”原理,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9月20日是“全国珊瑚日”。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和珊瑚虫骨骼等相关成分组成的,虫黄藻是一种可以在珊瑚虫体内生存繁殖的海洋藻类。在全球变暖、海洋酸化或人类活动影响下,虫黄藻会从珊瑚虫体内逃逸,将引起珊瑚白化死亡。虫黄藻、珊瑚虫与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黑色箭头表示捕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研究者分别在3、6、9m水深地段布设50m的皮尺,用水下摄像机拍摄,统计每缚:50cm×50cm照片中各种珊瑚个体的数量,此调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法;若某一种珊瑚出现的频度最高,而且对群落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可初步确定其是该群落的______
(2)除捕食外,图中所示的种间关系还有________________。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造礁、护礁、固礁、防浪护岸及旅游观光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3)为修复某退化严重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我国科研人员对原生珊瑚进行保育并人工移植珊瑚,修复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珊瑚覆盖率提升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填“原生珊瑚”或“移植珊瑚”)。提升珊瑚覆盖率可以减缓珊瑚礁退化为藻礁(藻类茂密生长的礁区),结合图1分析,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4)结合以上信息,请提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3 . 库布其沙漠原本是一片草原。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加上自然因素,库布其逐渐演变为一片荒凉的沙漠。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们对库布其沙漠进行了生态修复,种植了大量沙漠植物,如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和榆树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库布其沙漠已从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繁荣的绿洲。回答下列问题:
(1)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当地胡杨树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取样时除注意随机取样外,还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选择了耐寒耐旱的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在胡杨林下种植羊草,除了提高生物多样性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3)在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最初种植的人工林需不断地人工维持和管理,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甲、乙、丙是A、B两个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的三种类型,科研人员随机调查了库布其地区两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发现乙类型最常见,从生态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根据图中信息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
(3)“植物A→动物B→动物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
5 . 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为了研究入侵生物福寿螺为何会取代田螺成为优势种,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实验:将福寿螺与田螺放置于干旱环境中,每隔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种螺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螺类生物细胞在干旱环境中会产生大量活性氧,损伤细胞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催化活性氧分解),结果如图1、图2。
资料二:“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是指通过鸭子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起到“按摩”、疏松土壤,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图3是该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结构图。
         
(1)野外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若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福寿螺,主要是通过降低福寿螺的______使其种群密度降低。
(2)分析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从两个方面解释为何福寿螺能取代田螺成为优势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3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鸭子与福寿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若田螺数量减少,福寿螺的数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经过几代林场人艰苦努力,把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改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去坝上旅游,随处可见写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碳中和”的宣传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稳定性。大肆砍伐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
(3)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①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可以采用_________法。
②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则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图中____________表示。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原理。
7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此曲线______(填“有”或“无”)K值;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即可)
(2)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如果年龄组成为稳定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3)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 B种群密度估算值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种群密度实际值。
2023-04-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黑脸琵鹭是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在我国主要为越冬种群,生活在沿海湿地,以鱼、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为食。近年来,黑脸琵鹭在我国各地的调查数据稳定提升,特别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增长明显,充分证明我国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调查黑验琵鹭种群数量时一般使用望远镜、固定的红外摄像机和无人机等进行观察,这样的调查方法是___(填“直接计数法”或“标志重捕法”)。最佳观察时间是涨潮前后的一段时间,这时水鸟往往集中在面积较小的滩涂上蛋盒,黑脸琵鹭和其他种类水鸟的种间关系是___
(2)决定黑脸琵鹭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___
(3)历史上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黑脸琵鹭数量曾经很多,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环境质量降低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受到破坏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填“升高”或“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___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___保持相对稳定。
9 . 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该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生存,为了更好地保护灰鹤,工作人员随即决定对灰鹤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者发现灰鹤是一种大型鸟类,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得知,该保护区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研究者得出这一数据最佳的调查方法是采用_____法。欲进一步研究灰鹤在该保护区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学家通常要研究灰鹤的生态位,即除了研究该鸟类的栖息地,通常还需进一步研究灰鹤的食物、_____以及_____
(2)样方法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株。

(3)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万个/ml。(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4)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相似。
2023-03-1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智学联合检测生物试题
10 .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000米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米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分析该自然群落中相关生物的生态位,已知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据表格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观察

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

沙砾

甲壳

其他

绿翅鸭

2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1)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所有生物构成的整体叫________
(2)该研究团队还想调查青脚鹬的种群密度,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________;该团队调查跟踪30年绘制了该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如图1所示,据图1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年。
(3)影响四种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据表可知,绿翅鸭和鹤鹬的生态位有重叠,是否意味着两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如图2所示,常呈正态分布,这种曲线称为资源利用曲线,d表示两物种在资源谱的喜好位置之间的距离,w表示每一物种在喜好位置周围的变异度。图a中各物种的生态位狭,相互重叠较少;图b中各物种生态位宽,相互重叠较多。据图a分析,进化使得物种1与物种2的种间竞争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资源有限,预测图b中物种________被排除或灭亡的风险最大。
2023-03-1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