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立体养殖、合理养殖是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某池塘里放养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池塘里长有芦苇、水毛茛等植物。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还会流入该池塘。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____
(2)调查该池塘中鳙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法,若调查的时候捕捉所用的渔网网眼过大,则会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该池塘中鳙鱼体色有差异,这体现的是_____多样性。四大家鱼可以混养在一个池塘中,这体现了群落的___结构。
(4)某研究小组对鳙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鳙鱼同化的能量是___KJ/cm2·a。

(5)该池塘对社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若该池塘被废弃后逐渐干涸并长出杂草,若干年后逐渐会形成小树林,这种变化属于_____演替。
2016-11-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考生物试卷
2 . 某湿地生态系统由植物、昆虫、鸟类等组成。近几年来,工业污染导致鸟类丰富度和数量明显下降。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昆虫种类数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
实验区海蓬子互花米草472014只/m22.3只/m2
对照区海蓬子海蓬子474013只/m211只/m2

(1)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法。
(2)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
(3)根据下面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______
②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鸟与植食性昆虫相比,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了______途径。
2016-11-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龙泉襄阳五中、宜昌一中高三9月联考生物试卷
11-12高三下·湖北襄阳·阶段练习
3 . 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J/hm2·a)
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
A2.48×10112.00×1091.20×10103.60×1010
B2.40×1076.00×1054.00×1052.30×107
C7.50×1082.40×1076.00×106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J/hm2·a。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
②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_____,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 =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
2016-11-26更新 | 8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3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
14-15高二上·四川绵阳·阶段练习
4 .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 . 蚜虫是果树的主要害虫,其以刺吸式的口器从果树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果树产量下降。为了防止果树的减产,农业部门引入瓢虫吃食蚜虫,从而达到控制蚜虫的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蚜虫与果树的种间关系是_____。果园中蚜虫、果树以及瓢虫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2)若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理由是____.。
(3)瓢虫的引入,可使果园中蚜虫的环境容纳量____。与使用农药防治蚜虫相比,生物防治能___(填“加快”或“延缓”)蚜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4)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该信息传递中的信息类型是____
2016-06-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6 .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们通常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_____。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_____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
(3)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_____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5)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010-04-13更新 | 7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沙市中学2010届高三5月月考试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