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下图为华科大附中高二年级的小明同学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该实验小明重复了三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用血球计数板(2mmX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个。
2017-10-27更新 | 3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科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考试生物试题
2 . 灰茶尺蠖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下面是对某地区灰茶尺蠖的研究资料。
资料一:灰茶尺蠖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1 ~23℃,低温或高温均阻碍灰茶尺蠖的生长发育。灰茶尺蠖有黑体型和灰体型两种体色。相较于灰体型,黑体型对低温适应能力更强,但抵御高温能力差。
资料二:研究发现灰茶尺蠖黑色性状对灰色性状为显性性状,但在某地田间调查发现,黑体型个体在田间数量较少,黑体型在田间的最高分布比例是35%,有些区域目前甚至没有黑体型的分布。 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若要调查温度对灰茶尺蠖产卵的影响,需调查单位面积上灰茶尺蠖虫卵的数量,调查方法应选择____________法。
(2)黑体型与灰体型两种体色灰茶尺蠖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种内关系”或“种间关系”)。
(3)温度等气候条件能影响昆虫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种群数量,此外影响灰茶尺蠖种群数量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______等。若要减小对茶树的危害,可选择特定的环境条件种植,降低灰茶尺蠖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4)资料二所述结果与其显性遗传特性不相符,依据资料一对此结果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卷
3 . 下图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其属于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呈“S”型曲线变化。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__________,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物种种群的基因库。
4 . 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他们选取未被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且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群落

A

B

C

D

植物种类

150

121

69

0

有机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研究人员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群落的植物种类,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表中数值应是植物种类__________
(2)调查结果显示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的变化是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薇甘菊入侵使植被凋落程度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调查研究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
2017-03-15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5 . 南方某地区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了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了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或个体数的变化。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演替,_____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2)图中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所含能量多,是因为灌木群落比草本群落的________更复杂,具有更强的利用________的能力。曲线b表示________数;调查该群落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要用到________法,使用该方法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3)在出现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图中群落演替的________可能发生改变。
2016-12-1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宜昌高三1月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6 .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下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_________。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2016-12-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第二月考生物试卷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装置是________,B装置是________
(2)图中A装置主要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习性进行采集。
(3)许多土壤小动物不适于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要用B装置采集大量跳虫用于实验培养,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_________(选“干燥的棉花”、“湿润的棉花”、“清水或酒精”,下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6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阳东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11高二上·广东中山·期中
8 . 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日期

(月-日)

6-l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数量(只/株)

0.42

4.79

4l.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在__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2016-12-12更新 | 5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
9 . 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______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化学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湖北武汉钢铁集团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10 . I、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 _____________现象。
(2)在用 IAA 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 IAA 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 IAA 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 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IAA 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II、沙打旺,一种牧草。抗旱、耐盐碱、耐薄,某地为治理荒山,大面积种植沙打旺后任其自然生长。下图是连续多年对沙打旺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方法估算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
(2)0~2年内沙打旺种群增长曲线近于_______型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2~8年,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_______年起,沙打旺达到种群的K值。第6年的沙打旺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
(3)欲预测12年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应统计种群的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