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辽宁省一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保障。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处理相关生态问题。下面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2)曲线AB段水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BC段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该河流生态系统被轻度污染后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
(4)欲调查该河流中鲤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200条鱼,其中鲤鱼80条并对其标记,第二次捕获300条鱼,其中没有标记的鲤鱼100条,有标记的20条,但有10条捕获后统计数目时标记物被碰掉,该河流中鲤鱼约有_____条。
(5)该河流经治理恢复后,某农户经申请后决定在河流中养鱼致富,首先他需要根据该河流的能量流动特点确定合理养殖量。这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___的意义。
2022-05-15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中发现该牧场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这些牧草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如图为该牧场的长爪沙鼠数量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
(4)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C.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系统内信息传递的形式趋于单一
3 .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m2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
(2)图乙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2022-03-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乙是某种鱼和某种龟两个种群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图丙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从岸边到湖心依次生长着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原因是由于_____(答出两点即可),其中植食性昆虫为第_____营养级。
(2)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水域某种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尾,第二次捕获30尾,其中有标记的10尾。第一次标记后有一定数量的该种鱼进出该水域,但总数保持稳定。若第二次捕获前有5尾标记的该种鱼离开该水域,则该水域这种鱼的数量约为_____尾。
(3)图乙中,龟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填图中字母)中。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用图中相应的字母和数学运算符号表示)。
(4)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请用恰当的箭头连接下列生态系统的各组分完成能量流动的图解:
_____
2022-02-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高原鼠兔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种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拟通过植被调控来进行生态防控。
(1)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高原鼠兔属于______________
(2)披碱草是退化草地改良中常用的草种。科研人员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设置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即鼠害草地部分区域替换成披碱草)和人工披碱草草地三种样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①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表示鼠兔的种群密度。下图结果表明,种植披碱草能_________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②高原鼠兔的食物组成为紫花针茅等植物。据此推测,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披碱草与原有植物形成__________关系,导致高原鼠兔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减少。
(3)鼠害天然草地变为补播或人工草地后,原来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群落的_______结构发生了改变。继续研究披碱草高度与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图结果表明,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属兔种群密度______。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填“视野开阔”或“有高大遮蔽物”)环境中。

(4)上述研究表明,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具有一定的生态防控效果。大量种植披碱草也可能会使草原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下降,致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降低。
6 .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
(2)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假设乙种群为蝗虫,则下列属于沙漠蝗虫种群特征的有               (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A.②③B.②④C.①②⑤D.③④
7 . 载体植物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手段,由载体植物、替代猎物和天敌昆虫构成,是一种天敌饲养和释放系统,替代猎物在载体植物上繁衍,作为天敌昆虫的食物,以维持天敌昆虫的数量。载体植物系统可有效弥补传统天敌应用方法的不足。为研究茶园中载体植物系统对茶蚜等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茶树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茶园,均分为A、B、C三组,A组茶园内种植适量蚕豆苗,然后在每株蚕豆苗上接入5头蚕豆蚜成虫,3天后按2.5头/m²的比例在A、B两个茶园中释放南方小花蝽,C组茶园不做处理。3周后调查各组茶园内茶蚜等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发现A组中目标害虫的数量最少,B组次之,C组最多。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一般可利用_____法来调查茶蚜的数量,南方小花蝽与茶蚜之间存在_____关系: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选用蚕豆蚜为替代猎物,原因是除蚕豆蚜可在蚕豆苗上繁衍,并作为南方小花蝽的食物外,还包括蚕豆蚜_____
(2)与实验中B组的传统天敌防治方法相比,载体植物系统防治害虫的优点有_____(答出1点即可)。
(3)接种蚕豆蚜和释放南方小花蝽的间隔时间过短时,对茶蚜的防治作用较差其原因是_____
(4)茶蚜、茶棍蓟马及小贯小绿叶蝉同时发生时,南方小花蝽载体植物系统对茶蚜及茶棍蓟马的防治效果较低甚至没有,但能有效地控制小贯小绿叶蝉。试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_____
2022-02-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这里曾经黄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通过大规模荒漠化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生物种类增加到530余种,天鹅、野兔、胡杨等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再次出现。库布齐沙漠已经变成了一枚“绿宝石”,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经验也被联合国当作治沙样本向全球推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柠条对环境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中西部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调查柠条种群密度方法是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调查时,要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该值作为种群密度估算值。
(2)经过治理,库布齐沙漠变成了“绿宝石”,此过程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填“群落演替”的类型),这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物群落中,每一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________,要研究库布齐沙漠天鹅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栖息地②食物③天敌④与其他物种的关系⑤高度⑥性别比例
(4)荒漠化防治时,根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鼓励农牧民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增加收入。
(5)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句话蕴含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16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 . 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该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生存,为了更好地保护灰鹤,工作人员随即决定对灰鹤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者发现灰鹤是一种大型鸟类,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得知,该保护区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研究者得出这一数据最佳的调查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_法。欲进一步研究灰鹤在该保护区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学家通常要研究灰鹤的生态位,即除了研究该鸟类的栖息地,通常还需进一步研究灰鹤的食物、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2)样方法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下图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株。

(3)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万个/ml。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4)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相似。
②科研人员发现近来该松林出现了新型松毛虫,严重危害松林树木,遂决定引入灰喜鹊加以控制,灰喜鹊因捕食新型松毛虫而摄入体内的能量大于灰喜鹊从新型松毛虫处同化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认为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不属于物种入侵,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
10 . 在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人工林群落中,容易发生鼠害。随着人工林的成长,山鼠剥食落叶松、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而山鼠的种群数量会大增。研究人员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人工林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发现防治后过一段时期,鼠害还会反复。然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有限的人工林中,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山鼠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这一人工林中山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山鼠并标记65只,第二次捕获60只,其中有标记的4只。若已知第一次标记后有一定数量的山鼠进出该区域,但总数保持稳定,离开该区域的山鼠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区域的山鼠数量约为______只。
(3)通常,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从群落的视角出发,人工林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除了研究其范围和边界、种间关系,还应包括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调查天然林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通过经常投放鼠药的方式来防治人工林的鼠害,最终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鼠种群的K值,因此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鼠害。在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小得多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组分更多,食物网更复杂,因而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