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某弃耕地的存在食物链:植物→田鼠→鼬。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

(1)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鼠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该方法常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B.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一定会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无关
D.该鱼种群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者分解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3 . 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m×50 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将此区域分为A、B两区,A区更格卢鼠移走,B区保持原状。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更格卢鼠的数目时,若有的个体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小
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
D.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竞争,是因为它们的生态位发生了重叠
4 . 联合国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针对自然的现状提供了最权威评估。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与大自然的关系,并考量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自身福祉产生的深远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修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时,人工重建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造林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生态系统多样性
B.退牧还草有助于修复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草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对于出现水华的淡水湖泊修复重点在于促进蓝细菌和绿藻生长及控制流入水体的水质
D.在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中,统计保护区内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5 .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
(2)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假设乙种群为蝗虫,则下列属于沙漠蝗虫种群特征的有               (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A.②③B.②④C.①②⑤D.③④
6 .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应采取节约使用综合利用,避免浪费和破坏的原则。不仅现代人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古代的贤者也提出过有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时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中的鱼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种群,理由是_____
(2)若想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法,采用密网捕捞池塘中的鱼不利于鱼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因是_____
(3)与人工林相比,当地的天然林物种丰富度要_____(填“高”或“低”);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树林中的植物可为动物提供_____。假设山火造成某地的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此种演替为_____
7 . 家鼠已是人类生活中最亲密、最难控制的动物。通过下面3段资料分析。
I.东北小兴安岭曾因冬春季老鼠啃食树皮导致林木死亡率很高,护林人尝试多种手段都难以有效控制鼠害。
(1)在鼠害严重的森林的边缘地带设多点捕鼠进行鼠种群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250只,标记后原地放回。一个月后再次在上述地区设捕,捕获200只,其中有标记的40只。上述区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只/区域面积。分析几十年的数据,发现鼠的数量有增无减。这段时间鼠符合S型增长而不是J型增长,其原因是______
Ⅱ.科研人员从古医书中找到用棉籽等植物材料制成鼠药的记载,并研制鼠药。实验雌雄鼠每天口服药后并没有明显变化,解剖实验鼠发现,1个月后的睾丸和卵巢内部组织出现破坏,3个月时破坏严重,而鼠的其他组织未见异常。此外,棉籽对睾丸的破坏有效,对卵巢无效。另外的某种植物成分对卵巢的破坏有效,对睾丸无效。他们又对鼠害区常见的其他动物进行该药物实验,并没有出现不良影响。于是他们将鼠药掺入鼠喜欢的食物中,调鼠喜欢的味道,制成新型灭鼠药投放到林区,终使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2)这种防治鼠害的方法属于______治防,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鼠种群密度的降低是由种群特征中某个决定因素变化所致,该因素及变化是______
III..蛇是鼠的天敌,在生态系统中蛇对鼠的数量控制作用是极其明显的。可是在大连蛇岛调查发现,几种毒蛇的数量始终稳定在18000条左右,鼠的数量多且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蛇岛上“鼠吃蛇”也是蛇、鼠数量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冬眠的蛇成了鼠的食物。由于海岛上低温时间较多,加上海岛特殊的空间资源条件,就形成了“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的奇观。
(3)绘制蛇岛上蛇和鼠的种间关系曲线(时间跨度在2年以上,在曲线上标明蛇和鼠)____________
2022-03-12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纹白蝶的幼虫取食甘蓝菜,而步行虫是纹白蝶幼虫的捕食者。有人以90厘米的间距种植甘蓝菜,并在一组中除去杂草。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如下,正确的是(       

有杂草

无杂草

纹白蝶幼虫的死亡率

70.3%

34.8%

步行虫的数目

69

13

甘蓝菜在实验结束后的重量(公斤/植物)

0.41

0.64

A.若有杂草在甘蓝菜中生长,会降低纹白蝶幼虫的危害
B.有杂草组的甘蓝菜产量减少,可是由于杂草和甘蓝菜之间存在种间竞争
C.调查纹白蝶幼虫的密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D.在甘蓝菜地生长的杂草,可能不利于步行虫的生活
2022-03-12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春雨过后,白沙河入海口的长趾滨鹬回归。作为一种中小型涉禽,长趾滨鹬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湿地、沼泽、稻田与海滩等地,性较胆小而机警,以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为食,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能提高长趾滨鹬种群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估算长趾滨鹬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长趾滨鹬种群数量增加说明该湿地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C.长趾滨鹬体内的碳元素能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绿色植物
D.长趾滨鹬同化的能量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生长发育繁殖
10 . 下列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鲤鱼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C.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区域取样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