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获取数据的方法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37℃、100℃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2022-01-13更新 | 4583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种群是一个有一定特征的、能自我调节的、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以下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动态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所有生物的个体数量
B.高等动物由于生殖力较低,出生率通常低于低等动物
C.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
D.种群可通过定向变异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来适应环境
3 . 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栽培牧草,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作物。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既能提高农牧交错区粮食产量、满足家畜营养需求,又能减轻该地区的风沙危害、维持农田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
(1)在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中,二者株高不同,间作能提高植物对___________的利用率.
(2)真菌AMF能与紫花苜蓿的根系建立生活体系。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同时能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据此分析,AMF与紫花苜蓿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3)假设农田弃耕后演替成茂密的乔木林,下图表示某野兔迁入该地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B图中能反映该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图中的___________曲线。此野兔繁殖过快,容易泛滥成灾,若要保持该系统的生态平衡最好是在图示的t1时间____________(填“前”或“后”)控制兔子的种群数量。若要调查该野兔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一段时间内直接决定该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群特征有___________
(4)为实现天然草场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提倡划区轮牧,即将草原划分出若干牧区,按照一定次序逐区放牧,轮回利用。相比于自由放牧,划区轮牧具有以下哪些优点:___________
①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②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③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④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4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此曲线______(填“有”或“无”)K值;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即可)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3)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__________;如果年龄组成为稳定型,那么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4)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 。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
5 .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
B.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
D.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成虫)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
6 . 小陈同学对内蒙古某草原植物进行调查,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

(cm×cm)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3

5

6

9

11

13

13

13

13


调查该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时,设计了如下部分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 . 在生态学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通常采用特定的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B.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的黄鼠的丰富度
D.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
8 .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偏________
II.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5)在亚马孙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____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IV.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6)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_个。
9 . 黑光灯发出的365nm左右的紫外光波是人类不敏感的光。大多数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存在一种色素,对这一波段的光很敏感。色素吸收光之后刺激视觉神经,最终引发昆虫趋向光源飞行。一盏20W的黑光灯可管理50亩农作物,一夜的诱杀虫总重数高达4-5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农田中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B.昆虫的趋光性导致了昆虫被诱杀,说明了趋光性是一种不利的变异
C.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密度
D.用黑光灯诱杀昆虫使用方便、效率高、无污染,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特点
10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代表增长率
B.雪松种子常落的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C.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D.某种群年初个体数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则年出生率为1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