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集团内捕食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还捕食另一种天敌。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短翅蚜小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现象,其中短翅蚜小蜂既是猎物又是食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B.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若移走短翅蚜小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瓢虫、短翅蚜小蜂和蚜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2 .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偏________
II.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5)在亚马孙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____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IV.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6)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_个。
3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重要特征
B.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种、种群密度等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
4 . 陆均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研究人员对霸王岭、吊罗山和尖峰岭三地的陆均松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如图。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陆均松种群的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调查陆均松种群的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可采用样方法
C.在进行调查的三个地点中霸王岭的陆均松种群数量最大
D.吊罗山和尖峰岭陆均松的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5 . 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最好用实体显微镜观察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
D.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阉割和移植的方法
2021-01-18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生物(黑山四高命题,一卷)试题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6 . 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应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
7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2020-07-12更新 | 8121次组卷 | 8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 r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________,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 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 1.47%,其属于_____(填“r 对策”或“K 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呈“S”型曲线变化。
(2)K 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________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 X 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4)布氏田鼠是新迁入该草原的小型啮齿类动物,若有 M 只布氏田鼠进入该草原后快速繁殖,每月以λ倍数增长,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理论上 t 月后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公式为_______。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__________
9 . 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
C.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
10 .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试图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设计以下实验:
1.选择生长旺盛的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用移液器吸取设定的接种量(0.5mL、1.00mL、1.5mL) ,分别接种入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培养基。振荡摇匀,吸取酵母菌悬液观察计数作为初始值。将接种后的锥形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中,28℃恒温培养。
2.将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振荡摇匀,用吸管每隔2h取样1次,共取5 次。
3.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制作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然后换成高倍镜观察计数。
4.记录测量结果,绘制相关曲线,结果如下图

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果要分析:___________培养液中___________的浓度。
(2)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先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1小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___
(3)若本实验使用的计数板规格如右图,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计数。
在实验中,最初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酵母菌总数为零,这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装片清洗干净,重新制备装片进行计数
B.将样液稀释后重新进行制备装片并计数
C.寻找有酵母菌的中方格,然后取其平均值计数
D.直接统计中间整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4)分析实验数据图,可以发现条件为____________时测得种群密度最高,此时的酵母菌培养液不适合用来制作固定化酵母,原因是___________。适合制作固定化酵母的酵母菌培养液条件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