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探究中,错误的是(       
A.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要注意随机取样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C.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中,对照组的土壤要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生态缸设计要合理,生态缸口尽可能大(方便通风),且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
2022-0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载体植物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手段,由载体植物、替代猎物和天敌昆虫构成,是一种天敌饲养和释放系统,替代猎物在载体植物上繁衍,作为天敌昆虫的食物,以维持天敌昆虫的数量。载体植物系统可有效弥补传统天敌应用方法的不足。为研究茶园中载体植物系统对茶蚜等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茶树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茶园,均分为A、B、C三组,A组茶园内种植适量蚕豆苗,然后在每株蚕豆苗上接入5头蚕豆蚜成虫,3天后按2.5头/m²的比例在A、B两个茶园中释放南方小花蝽,C组茶园不做处理。3周后调查各组茶园内茶蚜等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发现A组中目标害虫的数量最少,B组次之,C组最多。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一般可利用_____法来调查茶蚜的数量,南方小花蝽与茶蚜之间存在_____关系: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选用蚕豆蚜为替代猎物,原因是除蚕豆蚜可在蚕豆苗上繁衍,并作为南方小花蝽的食物外,还包括蚕豆蚜_____
(2)与实验中B组的传统天敌防治方法相比,载体植物系统防治害虫的优点有_____(答出1点即可)。
(3)接种蚕豆蚜和释放南方小花蝽的间隔时间过短时,对茶蚜的防治作用较差其原因是_____
(4)茶蚜、茶棍蓟马及小贯小绿叶蝉同时发生时,南方小花蝽载体植物系统对茶蚜及茶棍蓟马的防治效果较低甚至没有,但能有效地控制小贯小绿叶蝉。试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_____
2022-02-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乙是某种鱼和某种龟两个种群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图丙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从岸边到湖心依次生长着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原因是由于_____(答出两点即可),其中植食性昆虫为第_____营养级。
(2)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水域某种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尾,第二次捕获30尾,其中有标记的10尾。第一次标记后有一定数量的该种鱼进出该水域,但总数保持稳定。若第二次捕获前有5尾标记的该种鱼离开该水域,则该水域这种鱼的数量约为_____尾。
(3)图乙中,龟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填图中字母)中。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用图中相应的字母和数学运算符号表示)。
(4)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请用恰当的箭头连接下列生态系统的各组分完成能量流动的图解:
_____
2022-02-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至高山灌木林的分布,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D.珠峰海拔6000m-7000m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022-02-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棉蚜主要危害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通草蛉是棉蚜的捕食性天敌。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释放普通草蛉和施用农药分别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分别在处理后的第6天、第12天、第18天测量田中的棉蚜减退率[(处理前棉蚜数-处理后棉蚜数)/处理前棉蚜数×100%]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进行棉蚜种群密度调查,对照组棉蚜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B.生物防治的原理是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生物防治田内棉蚜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化学防治后,随时间的推移,种群密度对棉蚜数量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
D.依据棉蚜减退率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化学防治使棉蚜的种群数量变化呈衰退型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如图所示两种装置采集土壤小动物,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诱虫器中的金属筛网不可以用多层纱布代替
B.图乙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吸气时将土壤小动物吸走
C.许多土壤小动物活动力较强,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
D.图甲方法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
7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B.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宜用采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属于调查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D.标志重捕法调查过程中若标记物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小
8 . 调查草原上某区域(10km2)内绵羊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第二次捕获35只,其中被标记的绵羊有15只。标记物不影响绵羊的生存和活动,并且可用于探测绵羊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绵羊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为该段时间内有绵羊的出生而种群总数量保持稳定,则该区域绵羊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       
A.15只/km2B.10只/km2C.30只/km2D.26只/km2
9 . 栗喉蜂虎是一种形态美丽优雅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
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
C.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也一定大
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10 . 在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人工林群落中,容易发生鼠害。随着人工林的成长,山鼠剥食落叶松、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而山鼠的种群数量会大增。研究人员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人工林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发现防治后过一段时期,鼠害还会反复。然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有限的人工林中,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山鼠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这一人工林中山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山鼠并标记65只,第二次捕获60只,其中有标记的4只。若已知第一次标记后有一定数量的山鼠进出该区域,但总数保持稳定,离开该区域的山鼠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区域的山鼠数量约为______只。
(3)通常,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从群落的视角出发,人工林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除了研究其范围和边界、种间关系,还应包括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调查天然林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通过经常投放鼠药的方式来防治人工林的鼠害,最终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鼠种群的K值,因此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鼠害。在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小得多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组分更多,食物网更复杂,因而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