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封上生态缸盖,将其放置于室内通风、遮阴无光的地方
B.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后,在有光和空气较干燥的环境中扦插更利于其生根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制装片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
D.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均较弱、身体微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丰富度
2022-0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1)图1中c表示________,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__型曲线增长。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计数时,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4)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填“大”或“小”)。
3 .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鼠的种群密度在0~4年,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相似,在4~10年,调查结果则和图乙中的______相似。
(2)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期间,若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则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将______。科研人员通过给老鼠吃“避孕药”来降低其种群数量,减少草原鼠害,从种群特征角度说明“避孕药”对鼠种群密度的影响是______
(3)图甲属于研究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______。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2个切实可行的防治鼠害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第3年,由于未知原因,迁来少量老鼠,则该草原上鼠的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
4 . 亚洲飞蝗属于群居性昆虫,其繁殖能力强、数量多,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探索防治亚洲飞蝗的措施,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亚洲飞蝗属于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为评估亚洲飞蝗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往往需要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时采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亚洲飞蝗的雌虫能利用前翅发声,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繁殖后代,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请据此原理设计一个降低亚洲飞蝗种群数量的方案:______________
(3)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亚洲飞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5 . 科研人员研究了某岛屿上某野兔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和平均死亡率(虚线)以及该野兔种群所依赖的资源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资源量长期小于R时,该野兔种群可能灭绝
B.当资源量一直大于R时,该野兔种群数量一定呈现“J”形增长
C.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该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D.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的种群密度,且野兔被捕后很难再被捕捉,则其统计结果往往偏小
6 .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就是指一定面积内的种群数量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必须用标记重捕法
C.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因素等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D.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该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效果先增大后减小
7 . 《归园田居》为诗人陶渊明的佳作,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绘出了悠闲的田园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中的“豆苗”和“草”分别为两个不同的种群
B.一块地中所有的草的数量就是该块地中草的种群密度
C.“草盛豆苗稀”反映出随着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在加剧
D.草的数量增长是影响豆苗生长的密度制约因素
8 . 为了确定渔业捕捞强度和有效控制农林害虫等,需要对相关生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植物的样方一般设置为1m2B.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样方法
C.调查池塘的鲤鱼用取样器取样法D.调查农业害虫均可用黑光灯诱捕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结果取整数)
A.66 只/公顷
B.77 只/公顷
C.83 只/公顷
D.88 只/公顷
2021-07-09更新 | 10483次组卷 | 5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单向性集团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B.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单向性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