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
B.多数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 . 东亚飞蝗为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科研人员研究了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蝗灾过后的农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可以通过取样器取样法对跳蝻(蝗虫的幼虫)的密度进行调查
C.适当引入天敌或人工释放性引诱剂来降低蝗虫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防治
D.理论上提高降水量、降低温度、在繁殖期疏松土壤,都可以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
3 . 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总量。我国某一自然保护区曾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科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群落(S)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S2)进行了植被生物量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两个地区中调查某种植被生物量的方法是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要____山体滑坡区域所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判断依据是____
(2)地震前,该群落不同区域地表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结构,其形成原因是由于____(答两点)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地震导致的山体滑坡对该山体____(填植被类型)影响较小,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
(3)从生物种类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角度判断,该自然保护区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理由是____
4 . 下表为科研人员开展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时统计的相关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克氏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其他

半干旱

24

6

55

15

增加降水

24

32

33

11

表1植物物种相对生物量(%)

克氏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其他

半干旱

57

23

8

12

增加降水

31

49

6

14

表2田鼠食谱组成(%)
A.以鼠洞洞口数量多少作为田鼠种群大小指标时,可在洞口附近使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由表可知增加降水更利于羊草的生长,田鼠食谱比例也发生改变
C.由半干旱时期糙隐子草的相对生物量比例最大,可知田鼠最不喜欢摄食糙隐子草
D.雨季时随着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会导致此时期羊草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5 . 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一般生活在秦岭地区,为山地雉种,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偶尔也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科研人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调查了红腹锦鸡的适宜分布区,并预测未来红腹锦鸡栖息地将向甘肃、陕西等山区不断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在红腹锦鸡数量较多的区域,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试用“收割理论”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山区生物群落区别农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红腹锦鸡会向更高纬度地区迁徙,生境碎片化程度加剧。为更好地保护红腹锦鸡生境,可以在彼此孤立的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提高红腹锦鸡生境连通性,以利于红腹锦鸡种群间进行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保护红腹锦鸡的方式,对红腹锦鸡秋季繁殖期能量收支及采食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忽略性别差异,以下均为平均值):
体重(kg)每日摄入能量(J)每日粪便能量(J)每日体重增加对应能量(J)
0.666230052930400
①红腹锦鸡平均每日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呼吸作用耗散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呼吸作用耗散量明显小于以上计算量,推测计算量与实际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资源有限,该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山区中的红腹锦鸡和其他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_,从而能在同一区域中共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山地的蒲公英进行了取样调查,所取样方的面积为1m2,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取样为等距取样,不符合随机取样原则
B.该山地蒲公英种群密度约为6.6/m2,结果为估算值
C.若蒲公英数量较少,可适当增加样方数量或样方面积
D.此方法也适用于蚯蚓、跳熵、家鼠等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7 .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初捕

重捕

捕获数/只

32

36

标记数/只

32

4

雌性个体数/只

14

18

雄性个体数/只

18

1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7/9
C.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88只/hm2
D.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大
8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 hm2,研究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査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做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此种方法可以调査该地蚜虫的种群密度
C.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9 .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某研究机构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与诱捕器组合对某旱柳林内光肩星天牛的成虫数量进行估算,其结果如下表:

统计项目

雄性

雌性

总数

标记释放总数/头

574

574

1 148

诱捕总数/头

65

62

127

回捕标记数/头

27

32

59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约为2 500头
B.经估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多于雌性数量
C.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光肩星天牛可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D.调查该区域内旱柳株数和每株新羽化孔数也可估算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
10 . 成年的荔枝树较为高大。学生研究小组计划调查某个古村落里的全部古荔枝树数量,应采用(       
A.逐个计数法B.样方法
C.标记重捕法D.抽样检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