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的存活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濒危物种在一段时间内的灭绝概率或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特征。
(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初始种群密度/只1020252830405070
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41.213.27.66.54.11.00.20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只之间。
(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下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之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维持种群存活所需的最小规模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以种群的灭绝概率5%为可维持存活的标准,则当限制压为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______只。
(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2条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_______
13-14高三·吉林长春·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经调查,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5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鼠种群数量始终呈“J”形增长
B.可用标记重捕法准确计算其种群密度
C.第5年后,使该种鼠数量减少的因素有天敌、资源和空间等
D.理论上该种鼠在新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00只
2020-12-29更新 | 279次组卷 | 7卷引用:2014届吉林长春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理综生物卷
3 .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由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只有约75%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A.400a×0.75mB.0.75a×400mC.a×300mD.300am
4 . 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构建如图所示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为N3
C.鸭子种群数量在a→b→c的变化过程中,其增长率大于0
D.蝗虫种群数量在b→c→d的变化是由其死亡率升高导致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目前,新冠病毒在全世界有爆发趋势,新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新冠病毒变异导致致病性、致死率下降,那么,它可能成为在人类体内长期存在的病毒,在与人类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与人类共同进化。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于环境的改善,在东北林区,野生东北虎被发现。若将某一动物的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阶段的存活率,再按年龄百分比画成关系曲线,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率和年龄关系曲线图。如右图中甲、乙、丙代表三种不同动物的种群,图中比较符合东北虎的是__________。林区环境越来越好,但野生东北虎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改造,某城市内流河及河两岸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河内种植了芦苇、荷花等植物,放养了观赏鱼类,河两岸种植了柳树等树木,吸引许多小动物在两岸安家,该改造项目通过增加____________,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该生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功能极大提高。
6 . 图1、图2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为图1中的曲线I
B.若图1中的曲线II变为曲线III,说明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C.图2中A、B、C、D四点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只有A、B点
D.图2中D点时,种群数量不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C.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
D.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2019-01-30更新 | 1446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一)生物试题
9 . 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
A.图1、2所示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Ⅰ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
B.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Ⅰ为培养早期,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
D.图3曲线的i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2018-07-15更新 | 41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黑龙江省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七)生物试题
10 . 下图表示在采用不同网目(网眼直径)和不同捕捞强度时对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调查鳕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持久保持捕捞强度2会导致鳕鱼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C.保持捕捞强度1,同时用大网目捕鱼,更有利于保持鱼群的持续发展
D.保持捕捞强度2,同时用中网目捕鱼,能使鱼群的年龄组成更接近稳定型
2017-06-30更新 | 1378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