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人们为了保护某草原鹿群,从1900年开始大批捕杀鹿的天敌狼、豹、山狮等。下图表示1900~1950年间鹿群和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鹿与其捕食者之间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于正反馈调节机制
B.变化的气温、草的绿色、呦呦鹿鸣均属于物理信息
C.捕食者的存在导致1900年前鹿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1910~1920年,鹿群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一)生物试题
2 . 生态学科研工作者对某群落中甲、乙两种群进行了长期调研,统计得出两者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N),绘制曲线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3~t4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t2~t3段,乙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C.t1~t2段某个时刻,乙种群的数量可能与甲种群相等
D.t2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不一定相同
3 . 洪泛区是指江河两岸、湖周海滨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生物种类丰富,合理利用这些地区发展生产、缩小洪灾是十分必要的。雨季洪泛区成为湖的一部分,给鱼类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旱季平原可以种植水稻,人们可根据当地情况开展系列化稻鱼种养模式。下图为某洪泛区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偶然洪泛区植物地下部分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水分和无机盐有关
C.区别季节性和偶然洪泛区两个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
D.为提高经济效益,可通过加大鱼苗投放量来增大其环境容纳量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生物学的一些原理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可以提高农产品和一些养殖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农家肥中的一些有机物可以被农田中的一些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2,为作物所利用
B.农田被水淹要及时排水,否则根细胞会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导致烂根
C.要根据草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载畜量,放养的羊或牛接近K值可提高每年的出栏量
D.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上右图所示。实验期间螺的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藻类为种间竞争关系,且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B.甲藻单独培养时K值约为10×107
C.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D.在L玻璃缸中,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螺的捕食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6 . 福寿螺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引入我国后,在南方十多个省市大面积分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灾害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实现“变害为宝”,有人设计了“水葫芦—草鱼—福寿螺”的养殖新模式,下图为该模式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福寿螺迁入某地区时呈“J”形增长,最初数量为3500个,每月增加1.23%,则半年后该地区福寿螺的种群数量为3500×1.01236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F)/A×100%
C.过程①②③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某生态小组调查某种群动态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Nt和Nt+1分别表示种群初始个体数和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个体数,虚线表示Nt=Nt+1,A点为现阶段该种群所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B.调查黄河三角洲某地区植物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可用样方法
C.图示该种群数量,在A点之前增长缓慢,在A点之后种群数量快速增长
D.黄河禁渔措施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8 .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图1为生态浮床的构造,图2表示水体中鲫鱼的种群数量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流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该种群密度可以反映鲫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当Nt为b时,鲫鱼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能美化环境,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接价值
2024-06-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某兴趣小组将酵母菌分装在500ml培养瓶后,置于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绘制出随时间变化的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如图1所示;取某一天的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经台盼蓝染液染色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一个中方格的菌体数,如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先盖盖玻片,再用吸管滴加培养液
B.40h内①曲线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形曲线,λ基本不变
C.④和⑤曲线K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中最开始接种的酵母菌数量的不同
D.通过图示中方格酵母菌种群数量可推测1mL酵母菌种群数量是
2024-06-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10 . 松花江鲢独特的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下图为松花江干流中鲢鱼的体长和体质量生长速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松花江鲢种群的死亡率受水温和捕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B.长期过度捕捞和生境破坏等因素均会引起松花江鲢的K值减小
C.在0~7a内,随着松花江鲢个体年龄的增大,其体长生长速度逐渐减小
D.为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应在虚线的峰值处捕捞松花江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