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5 道试题
1 . 在退耕还草后的15年里,青藏高原的高寒干旱草甸发生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升高
B.在此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C.在此过程中是初生演替现象
D.再经历十几年演替会发展到茂密的森林阶段
2024-03-10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将垃圾填埋场改造成公园是很多地方环境改造的一种趋势,改造时需进行土壤改良和植被的重建与维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渗流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吸水发生障碍甚至失水而不易成活
B.垃圾填埋场土壤中富含有机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
C.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和维持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D.如果没有人类的改造,垃圾填埋场也会进行演变,人类只是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
3 .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B.人类的活动可以加速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
C.某湿地经过保护后物种丰富度未发生变化,但其群落结构可能有变化
D.当枯水期来临后,湿地的一些地面会重新露出,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4 . 受到污水排入影响的某淡水湖泊,水体中含 N、P 的化合物含量较高,蓝细菌和绿藻频繁爆发导致水草区面积退缩,进一步引起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污水排入后,蓝细菌和绿藻逐渐取代沉水植物的优势种地位,增强了抵抗力稳定性
B.由“草型湖泊”逐渐转变为“藻型湖泊”,属于次生演替
C.绿藻从水体中吸收大量含 N、P 的化合物会发生生物富集
D.通过移除湖底沉积物和有毒物质改善水质,有利于湖泊自生
5 . 某废弃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植物优势种群在不同的演替阶段其数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该地区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依据图二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呈现明显的垂直结构,其原因是___________。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生态学意义是___________
2024-02-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
B.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几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相同
7 . 海百合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域的古老海洋无脊椎动物,它像风车一样迎着水流,捕捉海水中的小动物为食。因其冠部形态酷似百合花而得名,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植物。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极强的适应性,使某些海百合成功度过三叠纪末和白垩纪末的生物绝灭事件,成为现代海洋中绽放的“生命之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海洋中的所有海百合统称为一个种群B.海洋生物绝灭事件导致群落发生初生演替
C.海百合的生态位不随季节更潜而发生变动D.光的穿透性影响海洋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层
8 . 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称为“三有”保护动物。近日,随着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雄安新区白洋淀野生鸟类频频“上新”,出现了黑尾鸥、斑背潜鸭、北长尾山雀等“三有”保护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白洋淀湿地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它的___________;芦苇是该群落的优势种,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____,该方法的注意事项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雄安新区白洋淀野生鸟类频频“上新”,该现象属于群落演替中的_________。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三有”保护动物属于_________,其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白洋淀湖泊中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白洋淀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风景,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随着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增多,吸引了多种鸟类前来觅食,该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的功能。
9 . 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乙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甲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的防护林体系。
(1)实践发现,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可以减少虫灾,推测其原因是___
(2)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三种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但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生物防治,这是因为生物防治___。生物防治中有些就是利用信息传递作用,试列举一例加以说明___
(3)从沙漠演替到森林阶段时,在垂直方向上,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的意义是___
(4)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进行。若森林遭遇轻度火灾,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仍然可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稳定性。
2024-02-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