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5 道试题
1 . 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影响。制备入侵植物薇甘菊及本地物种葛藤和鸡矢藤的叶片水提液(供体),分别处理三种植物幼苗(受体),然后计算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R=处理组干重/空白对照组干重—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感作用存在于种内和种间
B.鸡矢藤对其他物种生长均表现抑制性
C.入侵植物薇甘菊易形成集群分布
D.化感作用是引起群落演替的因索之一
2 . 下列诗句与生物学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螟蛉有子,螺蠃负之”描述的是捕食关系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种间竞争关系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初生演替现象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
E.“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是利用了绿豆上寄生的根瘤菌固氮进行肥田
F.“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G.“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H.“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体现了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2023-12-27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考试生物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对一荒地进行多年跟踪调查,统计其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下列错误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5

10

15

20

草本

14

20

45

34

27

灌木

5

10

15

21

28

乔木

0

2

5

10

16

A.第20年该荒地物种丰富度最大
B.若时间允许,该荒地一定会发展为森林
C.该生态系统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增加
D.由于人类的活动,该群落演替的方向可能发生改变
2023-12-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的演替是指___。阔叶林群落经人工过度砍伐后会加速其演变成灌木群落,这说明___。与原群落相比,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将___(填“增多”或“减少”)。
(2)灌木群落重新恢复为阔叶林群落的演替属于___,该种演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___
(3)由图可知,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___(答2点)。
2023-12-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在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一个新岛上,因覆盖的冰层融化而暴露的某一地区上开始的演替类型称为原生演替,该演替过程经历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疏林阶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题述的原生演替相当于次生演替
B.直立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已经消失
C.自由漂浮植物形成的先锋群落改良了环境条件
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2023-12-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6 . 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材料器具:干稻草、蒸馏水、池塘水、量筒、滴管、载玻片、一定浓度的溶液、盖玻片、显微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
探究过程:
①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②将冷却后的稻草水均分到两个大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另一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并分别标号A、B。
③向A、B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混合均匀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识别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样本中每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④每隔3d,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样本中每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⑤当观察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可结束实验,回收溶液。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干稻草加水煮沸的目的是①____,②____
(2)设置加蒸馏水的烧杯的目的是____
(3)影响这个群落变化的因素有____。(答出两项即可)
(4)观测到的生物最可能来自____
(5)从演替方向来说,这种群落演替的结果将____
2023-12-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我国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发生了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因产量问题弃耕。弃耕后刚开始由狗尾草、猪毛菜等杂草占优势,1~2年后猪毛蒿占优势,3年后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丛生禾草开始定居,最终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历经10~15年,因耕作时期、土壤侵蚀程度及周围原始物种距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群落演替中,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发生的是(       
A.该过程中群落内所有的物种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B.群落内部的生命活动及生物的繁殖会影响演替的方向
C.该过程中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加
D.该过程会伴随着群落中物种的竞争和生态位的改变
2023-12-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8 . 群落交错区,也叫生态交错区,是一个群落通向另一个群落的过渡带。在群落交错区中,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往往与两群落的核心区域有明显区别,群落交错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可能更高
B.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生态位重合度可能更高
C.气候趋于干旱时,森林草原交错区中的草原植被逐渐形成优势种
D.人类活动导致形成的群落交错区对群落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2023-12-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9 . 为了研究有效防治紫茎泽兰的措施,研究者在入侵区引入不同种类的牧草进行条状种植,三年后,测得紫茎泽兰株数和覆盖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牧草的种类,因变量为紫荆泽兰的株数和覆盖度的变化
B.常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对紫茎泽兰进行取样调查其种群密度
C.引入的牧草和紫茎泽兰之间形成种间竞争,会导致生物多样性提高
D.引入的牧草中不能改变原有群落演替方向的是串叶松香草和香根草
2023-12-2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下列对自然现象或动植物特征、生活习性进行的概括与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寄生关系
B.“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群落的季节性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生物群落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群落的次生演替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