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5 道试题
1 . 封山育林可使自然林朝着多林种、多树种和复层混交的方向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封山育林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C.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群落演替
D.群落演替最终可能会达到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 . 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内蒙古自治区着力推进退耕还草生态工程建设。在退耕还草过程中,草原植被的优势种发生如下变化:1~2年,狗尾草等;3~6年,羊草等;7~8年,贝加尔针茅。10~15年后恢复形成稳定的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取____法取样,且取样时应注意______
(2)在退耕还草的过程中,第1~2年的优势种狗尾草在第3~6年时被羊草替换。此现象说明这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存在____现象。
(3)退耕还草的第7~8年内,退耕区域的贝加尔针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在该阶段,贝加尔针茅的分布呈一丛一丛的斑块状分布,其间生长着其他的草本植物,这反映群落具有______结构。
(4)退耕还草工程改造过程中草原群落发生了____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该草原群落的___将增加。15年后的贝尔针茅草原群落____(填“是”或“不是”)顶极群落,理由是___。部分地区在退耕时种植了梭梭树等树木,经过短短几年的培育,耕地演替成了初具规模的防护林,这种现象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生态学家研究了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结果如表所示(第V营养级及以上的能量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第I营养级的GP代表________________,NP表示每个营养级生物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当该自然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到顶极状态时,第Ⅰ营养级的GP和NP的数值分别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中第Ⅱ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成分___________GP的一部分。第I营养级到第Ⅱ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该图能反映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的“R”和“P”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营养级的“P”值大于第Ⅲ营养级,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4-01-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4 . 替代控制主要运用于非耕地和草场,是一种生态控制方法,通过植被覆盖的方式替代目标有害植物,控制外来入侵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替代植物可优先选用本地多年生且能在该地快速生长繁殖的植物
B.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时,替代植物一旦定植便可长期控制入侵植物,不必连年防治
C.替代植物取代入侵植物成为群落优势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D.入侵植物在入侵地成为优势种的过程中,当地生物多样性提高
2024-01-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5 . 近几年,野生鸳鸯陆续飞抵重庆金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湖泊越冬,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列有关金佛山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金佛山群落中的珙桐、银杉、红豆杉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B.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动物和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C.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
D.每年冬天野生鸳鸯迁徙到金佛山,体现了群落的季相
2024-01-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6 . 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年数14152540
乔木0001423
灌木0341219
草本植物2827263034
A.物种丰富度呈现“S”型增长
B.乔木的演替速度比灌木的演替速度慢
C.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灌木的优势地位是因为乔木生长快
D.该群落发展到最高阶段后,植物种类不再发生变化
2024-01-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7 . 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 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A.该弃耕农田经历了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的演替
B.该弃耕农田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C.该地发生的演替会受环境影响,但不会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D.该地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8 . 2023年度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的目标是制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中亚迁飞路线的制度框架达成一致,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候鸟迁徙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属于群落演替
B.所有迁徙途中的候鸟可以组成一个群落
C.树上不同位置的黄鹂鸟巢,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
9 . 随着我国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北方的绿色屏障不断加固拓展。据统计,2009—2014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 1980 km2,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活动是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的重要原因
B.“人沙和谐”意味着沙化土地上的群落最终都是森林生物群落
C.防沙治沙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群落可能是次生演替的结果
D.我国防沙治沙工程的成功说明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10 . 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现象,森林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该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演替。
(3)采取标记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在2公顷的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80只,标记后放归原处。一段时间后,再在原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9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15只,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公顷。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则调查所得的结果会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受影响”或“偏小”)。
(4)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第10~2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填“<”、“=”、“>”)死亡率。第20~3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型。
2023-12-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