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5 道试题
1 .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类型

植物物种种类/种

0~10年

10~20年

20~30年

30~40年

藤本植物

3

0

0

0

灌木

22

1

1

0

乔木

23

26

20

10

A.研究的0~40年,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化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B.林窗内藤本植物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与乔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栖息的动物种类会逐渐增加,食物网会越来越复杂
D.当林窗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定期适量采伐可能会有利于提高物种丰富度
2024-0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线性基础设施(公路和铁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其可能打破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自然连接,造成许多物种的生境碎片化。生态廊道指适于生物迁移或栖息的通道,可将相邻的生物栖息环境或与之隔离、孤立、分散的其他生境相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栖息地的碎片化、多样化均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B.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C.线性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生境碎片化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D.若修建铁路时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生物,则该生物没有价值
2024-01-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3 . 陆地群落可以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类型的群落在外貌和物种组成上存在着差异
B.荒漠群落结构较草原群落结构简单
C.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较草原群落明显
D.草原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可以演替为森林群落
4 . 稻田害虫较多,常需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时期喷药防治。生态社团尝试利用鸭的杂食性,将种植水稻和养殖鸭相结合,探究对水稻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研究稻田群落,首先要分析其____
(2)调查稻田中圆田螺等水体底栖动物时,应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
(3)据图分析,鸭的引入造成稻田群落动物中产生的新优势种是____(只考虑数量变化),而且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____。由此说明,鸭的引入改变了原稻田生物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____,从而有利于水稻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4)稻田中的水稻收获后,因某种原因稻田生长出了各种杂草,乃至灌木等,这体现的群落演替的共同特点是____
2024-01-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一般淡水湖泊水深超过7米时,但是湖底的原生裸地(过去从未生长过植被的地段),其演替为森林大致会经过①浮游植物阶段:该阶段一般只有一些浮萍、满江红等浮游生物在水面活动,其残体沉积到湖底,逐渐使湖底抬高。②沉水植物阶段:该阶段会出现沉水的轮藻属植物。③浮叶根生植物阶段:该阶段水面会出现眼子菜属、睡莲属等浮叶根生植物。④挺水植物阶段:该阶段会出现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⑤湿生草本植物阶段:该阶段会出现湿生草本植物,水基本消失而变为湿地。⑥木本植物阶段:该阶段会出现木本植物,并逐渐演替为森林。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是区分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_______最重要的因素。
(2)在浮游植物阶段,水面上生长的浮萍、满江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挺水植物阶段不同的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这种结构的意义是_______
(3)水深超过7米的湖泊演替为森林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会增多。
(4)由于人类的活动,湖泊的面积缩小的速度加快,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演变的时间缩短,由此说明_______。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人类活动,还有_______(答出1点)。
6 . 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南部,年降水量极小。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生长着珍稀植物——百岁兰。百岁兰的树干非常短矮而粗壮,呈倒圆锥状;主根极长而粗壮;终生只有两片叶子,能够持续生长数千年而不会脱落;叶片高度木质化,叶片基部的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叶片组织,支持它持续生长。百岁兰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天早晨都会有浓浓的海雾覆盖这里。在海雾的包围下,百岁兰叶片上的气孔打开,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汽。等到雾气逐渐散去,百岁兰叶片上的气孔也会逐渐关闭。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2)百岁兰适应沙漠环境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生活在此地的有些爬行动物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保存水分。
(3)与热带雨林相比,纳米布沙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很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热带雨林是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同时在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4)要研究百岁兰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
(5)纳米布沙漠生态非常脆弱,若人类活动干扰,则极易发生退化演替,说明_______________
2024-01-1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研究人员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某马场设置4个大小相同、放牧程度不同的处理区。一段时间后,在每个处理区均随机选取5个1m×1m的样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区

草群丰富度/种

草群平均高度/cm

草群密度/(株·m-2

未放牧区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区

23

9.6

324.8

中度放牧区

25

9.3

329.1

重度放牧区

18

7.2

254.5

A.草群丰富度的变化不会导致动物类群丰富度发生变化
B.演替最终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C.据表分析,中度放牧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D.放牧的轻重程度可能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速度
2024-01-1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当地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导致植被大量破坏,荒漠化严重。我国政府对该地区进行“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低
B.“绿进沙退”提高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属于初生演替
D.沙漠治理丰富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同时使其垂直结构复杂化
9 . 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此增长模型中的增长率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体现了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____来降低种群的_______,由此降低种群密度,从而有效防止蝗灾。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某同学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5)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变慢”),演替的方向_______(填“改变”或“未改变”)。
(6)在生物群落内,各种动植物通过营养关系形成了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024-01-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可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C.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D.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使群落的外貌呈季节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