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7 道试题
1 .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科研人员研究了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水稻及周围其他生物和所处的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单位:×106kJ·a-1)流动情况如表所示,粪便中的能量无须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同化总

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

耗的能量

传给下一营

养级的能量

传给分解

者的能量

未被利用

的能量

A



727


69

470

B

36

9



4


C

246

100



13

51


(1)A、B、C构成的食物链为___________(用字母和→表示)。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
(2)苏云金芽孢杆菌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可制成杀虫剂(Bt药液)。科研人员采用浸渍法比较不同剂量的Bt药液对二化螟幼虫和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利用Bt药液防治害虫属于____________防治。
②根据上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认为Bt药液对_____________的杀灭效果较好,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普通高中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 . 通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落地,原本没有植被覆盖的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系统日臻完备,建立了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组成的自然界“三物循环”生态模式。研究人员发现科尔沁沙地新物种、新记录种的数量将有望刷新,这充分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变化和沙地生境的独特魅力。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项有利于沙地生态良性发展的措施:_________
(2)经重建后的科尔沁沙地以其丰富的植被类型吸引了大量的昆虫和鸟类在此栖息繁殖,体现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是_________
(3)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变化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请根据题意写出原因_________
(4)经过治理,如今的科尔沁沙地在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国人旅游的胜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5)随着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在逐渐增加,出现了很多之前不存在的生物,也成功建立了更加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科研人员统计调查到科尔沁沙地的部分生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①图中的生物构成了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处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
②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这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二战后,DDT曾被人们当成防治各种害虫的灵丹妙药而被大量使用。虽然大部分DDT只喷洒在仅占大陆面积2%的土地上,但是数百篇研究报告表明,DDT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各地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人类自己也受到了污染,导致极易患胃肠道疾病和哮喘、呼吸道疾病。DDT在体内难以分解,残留时间至少长达20年。下表列出了海洋生物及其环境中DDT的检测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样本

地球大气

浮游植物

海鸟

大鱼

小鱼

浮游动物

DDT浓度

0.000003×106

0.005×106

20×106

2.0×106

0.5×106

0.04×106


(1)虽然DDT喷洒的面积仅占大陆面积的2%,但目前在远离施药地区的海鸟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参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过程,该过程具有________性。
(2)根据上表用箭头和文字写出该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_____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DDT作为有害物质通过该渠道会发生________现象,DDT使上述生物中受害最大的是________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捕食会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温室模拟地球气候变暖,以大、小两种蜘蛛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捕食者的捕食发生了相关变化。
(1)蜘蛛是一种肉食性节肢动物,它与杂食性、植食性昆虫以及植物通过捕食关系形成______,成为生态系统行使主要功能的途径。
(2)实验在两个温室中进行,其中一个温度适宜且恒定,另一个温度较高以模拟气候变暖,每个温室中有大、小两个不同物种的蜘蛛及其猎物。其中,大型昆虫多为肉食性,小型昆虫多取食禾本科植物,中型昆虫多为杂食性。研究人员统计了不同年份相关数据,结果如图1及图2.

①据图1可知,变暖导致大、小蜘蛛所结蛛网网孔尺寸的变化分别为______
②结合图2结果,推测高温环境下,______,因而大蜘蛛蛛网网孔大小发生相应变化,以获得足够的猎物。
③蛛网网孔越大,结网吐丝量越低。小蜘蛛的蛛网网孔大小随环境变暖所发生的变化,与高温下温室内生物群落的多种因素有关。综合上述信息,结合猎物的变化,对此进行合理解释:环境温度变暖,禾本科植物占优势,________,减少结网捕食的能量代价,利于生存;另一方面,中型昆虫营养丰富,口感更佳,也获得了小蜘蛛的偏爱。
(3)据文中信息,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造成的影响可能有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植食性昆虫数量改变
b、大型昆虫具生存优势
c、昆虫等节肢动物种类、数量及分布均不变化
d、捕食者食物的种类及比例发生变化
e、大、小蜘蛛的生态位重叠加剧
昨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一表示某北温带湖泊的部分营养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鱼,丁代表一种水鸟),图二表示该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单位为kJ·m2·a1)。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群落中的分解者主要分布在____层(填写“上”、“中”或“底”)。图一中有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鱼是____
(2)由于水体中含有的金属汞进入生物体内会形成难以分解的甲基汞,理论推测,图一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
(3)结合图一分析,图二中乙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除了图示流向外,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可能还有____,乙到丁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保留1位小数)。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荣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
(4)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水稻矮缩病毒(RDV)可借助叶蝉侵染水稻。研究者对三种生物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
(1)RDV与水稻种间关系是____;叶蝉通过取食水稻获得水稻同化的____,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____
(2)利用携带RDV的叶蝉(带毒叶蝉)取食水稻后移除叶蝉,获得带毒水稻作为实验组;用____取食水稻后移除叶蝉,获得对照组水稻。将15头饥饿处理的叶蝉接入图1装置两株水稻的中心点,统计水稻上的叶蝉数量,结果如图2。

图2体现出不带毒、带毒叶蝉对水稻的取食偏好分别是____
(3)研究发现,RDV感染使水稻释放两种挥发性物质E和H。将叶蝉置于图3a所示的四臂嗅觉仪的中心,其中一臂连接气味源,统计一段时间内叶蝉在四个区域停留的时间,如图3b、c。

①据图3b、c分析E、H对叶蝉的作用____
②现有无法合成E的突变体甲,无法合成H的突变体乙。利用图1装置设计实验验证“RDV通过诱导水稻产生挥发性物质影响叶蝉的取食偏好”。

组别

左侧水稻

右侧水稻

不带毒叶蝉的实验结果

带毒叶蝉的实验结果

1

野生型

突变体甲

a

a

2

带毒野生型

带毒突变体甲



3

野生型

突变体乙

a

a

4

带毒野生型

带毒突变体乙



请依据图3结果,预期本实验结果____(选择字母填于表内)。
a.左侧水稻上的叶蝉数量与右侧水稻的基本相同
b.左侧水稻上的叶蝉数量多于右侧水稻
c.左侧水稻上的叶蝉数量少于右侧水稻
(4)进一步研究发现,病毒会影响叶蝉嗅觉相关基因的表达。RDV对水稻和叶蝉的影响有利于RDV在水稻间____和繁殖,这是____的结果。
7日内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近年来,部分农村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系统,获得了良好效益。如下图表示某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稻田昆虫、底栖动物、河蟹等动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最高营养级是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3)该生态系统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在“藻类→浮游动物→河蟹”的食物链中,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随着_____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
(4)将杂草全部清除,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近年来,某地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一块弃耕多年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类生物。生态学家对其能量情况进行了短期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10⁵J)。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摄入量同化量(或固定量)呼吸量
2450(固定太阳能)1500
306200117
21512076
755035
戊(分解者)568
(1)写出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
(2)该弃耕农田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
(3)预计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短期内将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考试(三)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10 . 某海岸潮间带生态系统中有滨蟹、玉黍螺和墨角藻(一种海藻)等生物,三者的捕食关系为:墨角藻→玉黍螺→滨蟹。为研究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某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该海岸潮间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墨角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
(2)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可以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为了研究信息传递的这一功能,科研人员制作了a、b、c三个培养箱(水流可通过),每个培养箱内放置两块平板,平板上长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对三个培养箱分别进行图1所示处理,若干天后计数并统计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

①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该科研人员后续又增加了一组d,处理方法是___,其作用是___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其目的是___
(3)上述实验统计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图2。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