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莲虾共作”是湖北省推广的一种水田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其模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和莲藕属于相同组成成分的是______,小龙虾主要捕食______,其虾壳和虾粪回田对莲藕种植系统的意义是:______。推广该模式,减少了生产中废物的产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运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2)已知该生态系统中某杂食性昆虫仅捕食小型植食性昆虫和植物,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当该昆虫捕食二者的比例从1∶1变成3∶1时则理论上该昆虫会减少______%(保留整数位)。
(3)在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可以采食莲藕,也可以采食小龙虾,这两种取食方式中生态足迹更大的途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4)若小龙虾养殖过多,可能会引起莲藕种植系统的减产,请分别从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2024-05-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研究者在调查了农村农业现状后发现农村仍存在秸秆焚烧等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的生产方式,故一些地区推广了新的秸秆处理模式,其中以下模式中通过增加食物链来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方式是(  )
A.秸秆粉碎翻压还田
B.以秸秆为饲料发展养牛业
C.秸秆发酵后用于加工有机肥
D.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养殖食用菌
2024-05-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稻萍鸭生态系统利用稻田养萍、养鸭,是一项集有机稻米生产与水禽共养于一体的生态型农业清洁生产模式。下图为相关能量流动示意图,序号表示该系统内部分能量的输入或输出过程。

(1)稻—鸭—萍共作模式既说明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反映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的特点,如害虫和鸭排出的粪便中氮、磷可被水稻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吸收。
(2)图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被鸭摄入但没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含在箭头____________(填数字)中。
(3)研究人员统计了一定时期内与图中害虫和鸭有关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能量相对值

4000

300

200

100

1000

100

300

100

据上表分析,该时期害虫到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箭头⑧⑨所示能量之和比③⑥⑦之和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不断向该生态农业系统中施加氮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4 . 桑基鱼塘是我国古代先民探索出的一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农业生产模式。人们通过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生产环节将陆地种植与鱼塘养殖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能进行自组织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因此不需要人的管理
B.根据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设计桑基鱼塘时要考虑各组分的搭配与比例
C.该生产模式通过食物链的调整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当卖桑叶比卖鱼更合算时,农民将蚕沙改用为桑树肥料,未违背生态工程的原理
2024-05-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群落中自上而下的营养级存在生物量的制约关系,生态学家通过改变高营养级消费者的生物量实现了水质的生物治理。下列有关湖泊生物治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营养级的生物量是指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
B.人为操纵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利用率
C.在“藻类→浮游动物→鱼类”三个营养级的湖泊中,减少鱼类数量,将使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大,从而降低藻类的生物量
D.在“藻类→浮游动物→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个营养级的湖泊中,可通过增加三级消费者的数量来降低水体中矿质营养物质的水平
2024-05-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松材线虫会引起松树毁灭性病害,自传入我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危害程度逐渐加深。为防治松材线虫病害,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1)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在取食和产卵过程中将松材线虫传播到健康松树上,松材线虫生活在松树体内,能快速破坏松树的输导组织,导致松树迅速萎蔫死亡。由此分析松材线虫与松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为研究松材线虫入侵对松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受害程度不同的多个样地内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并测定乔木层和灌草层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如下图。

(注:纯林表示全部为马尾松:7马3阔、6马4阔、5马5阔分别表示马尾松与阔叶林占比为7:3、6:4、5:5。)
调查结果说明,随受害程度的加大,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逐渐减少,其中受影响最小的样地是___________。样地内灌草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随着受害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农林人员常采用性引诱剂防治松墨天牛,其原理是___________
(4)①除了诱杀松墨天牛外,请提出一条新的预防或治理松材线虫的方法:____________。②请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在生产实践中杀虫的目的是_________
2024-05-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科研人员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如图数据(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110,植食性动物传递给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是2.5
B.图中A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计算可知,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6.5%
2024-05-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8 . 保护性耕作法也叫免耕法,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的耕作技术。下面对免耕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收玉米只掰棒子,收麦子只割麦穗都属于免耕法,免耕法也不是完全不耕地
B.免耕法因为不怎么耕地,主要靠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
C.免耕法可以利用秸秆茬肥田,玉米秆和麦秆全部留在地里任其腐烂,为来年作物提供能量
D.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使群落最终朝着沙漠化方向发展
2024-05-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 . 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等于全部消费者和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
2024-05-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考试试卷
10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是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②制作生态缸要密闭,因为生态缸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也能实现能量与物质的循环
③合理引入某种害虫的天敌既能有效控制害虫又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某地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⑥信息传递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