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代表光合作用过程。
(2)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4)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形成______效应,导致温度升高。
(5)一般情况下,若消耗绿色植物1000kg,食草动物最多可增加___________kg。
2017-05-0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卷一
2 . 图1和图2分别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和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根据图1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它与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 ]内填①或②,________填文字)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必须要有的生物成分是甲和_________
(二)根据图2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A、B分别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02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二
3 . 下图图1表示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④表示营养级;图2表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f表示生态系统成分,“→”表不物质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在图2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___(填字母),成分c对应图1中______(填数字)营养级。
(2)碳在图2“a→c→d→e”中主要以_________形式流动。
(3)若图1中①数量大量减少,则④的数晕变化为__________
(4)根据林德曼10%的能量传递效率理论,图1中①的能量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②③④能量总和。
(5)图2如果表示碳循环,则还缺少碳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2017-04-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抽测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4 . 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 2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I中哪些成分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2)图1中过程②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

(3)调查鱼塘中丙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如图是能量流经浮游动物的示意图,其中E1表示浮游动物的摄入量,则E3表示________


(5)如果甲、乙、丙是经济性鱼类,丁是鱼塘中不慎混入的少量肉食性鱼,在人工养殖中,要及时清除鱼塘中的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20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5 .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下面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由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___性。

(2)能够利用光能,把大气中的CO2转化成储存能量有机物的过程是 [   ]____________

(3)图中③、⑦与④、⑧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③、⑦是以___________形式,④、⑧是以_________________形式。

(4)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动力,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____

(5)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等,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你的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必修3)下学期学业测试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表示_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__
(2)图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是__________
(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4)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能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的过量使用,大气中CO2增加,形成温室效应,据此图分析,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措施缓解温室效应。
7 . “雾霾”现象的出现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低碳、减排”社会呼吁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 B(B1, B2、 B3)、 C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2)在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主要通过①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 ②为生物的_____________作用 。
(3)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为___________kJ。
( )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为消费者提供了食物、 为人类提供了药材等, 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限的。
2016-12-1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8 .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测得该草原的某种优良牧草种子在密闭温室内萌发及幼苗发育过程中温室内氧气的浓度,图丙表示该草原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丁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_____(大于、小于、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由图乙可推测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开始时间_____(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种子萌发21天以后限制氧气浓度增加的外界因素可能是_____
(3)由图丙可推测生物种群在丙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型。若一段时间后,图丙中的①②发生重合时对应在图丁中的时间点为_____。若图丙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_____
2016-11-26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9 . 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法;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10高二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