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1 . 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为打造亚运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实现将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全过程和各环节,在世界面前传递中国的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A.开幕式使用电子烟花B.宾馆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
C.场馆使用光伏电和风电D.主火炬使用废碳再生的燃料
2 . 东北虎、东北豹是全球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下列保护东北虎、东北豹的措施中最有效是(       
A.建立虎豹动物园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人工养殖场D.建立虎豹繁殖中心
3 . 帝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及周边岛屿,以鱼虾为食,在南极大陆海岸线以内、状态稳定的海冰上筑巢产卵和哺育幼鸟。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海冰面积2022年创下历史新低,直接威胁到南极许多物种的生存。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不能对南极大陆帝企鹅种群提供最有效的保护
B.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南极海冰面积减小会导致帝企鹅数量减少,鱼虾数量持续增加
D.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方式,利于缓和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
4 . 科学家在盐碱区域开创了“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冲淋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鸭、鹅,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模式能改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该种养模式无需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就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D.该模式不但提高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增加了土壤的碳储量
5 . 2023年广东某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调查工作中新增记录的野生植物共有15种,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短穗刺蕊草(不超过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珍贵的基因资源
B.应采用样方法统计短穗刺蕊草种群数量
C.保护短穗刺蕊草只能采取迁移种植的办法
D.15 种野生植物的全部基因形成一个基因库
6 . 杭州西溪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有“天堂绿肺”之称。湿地介于水陆过渡地带,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生态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湿地具有的调节水循环和区域气候的功能属于直接使用价值
B.湿地过渡地带的属性使得物种丰富度高于相邻群落
C.湿地公园的建设说明人类活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D.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 . 2021年,中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人类的行为和措施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B.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D.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8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自然的是(  )
A.大力提倡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工厂产生的废气,若能证明不会毒害人体,则应允许排放
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程度
2024·浙江·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9 . 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       
A.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
B.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
D.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
10 . 对生态系统开展研究、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要禁止开发,减少人类干扰
C.森林和沼泽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依然能保持清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